伟大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2)

伟大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2)

摘要:伟大长征精神带给我们六点深刻启示: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撑;掌握科学理论与独立自主地开辟前进道路;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些深刻启示,为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历史智慧。

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掌握了战略主动

伟大长征精神启示之四: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党制定的战略目标。

毛泽东同志将中国革命战争视为一个大棋局,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这个大棋局上的关键一步。长征考验着工农红军,考验着中国革命,考验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大棋局中,毛泽东同志以全局战略的眼光,多谋善断,借势造势,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战争形势和全国的总形势,从形看势,根据沿途的变化及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完善战略立足点和行动路线,从而改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最终从败局中胜出。

路线的正确与否要靠在执行中去检验。四渡赤水是对遵义会议成果的一次真正检验。遵义会议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中革军委,改变了以往呆板的军事打法,根据革命战争的实际,敌变我亦变,在变化中寻找战机;虚实结合,实行大范围的机动作战;灵活用兵,在机动中歼敌。只有兵不厌诈,才会从主动走向主动。四渡赤水出奇兵,终于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实现了战略上的主动。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会议上做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明确了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目标。在发生北上与南下之争并暂时难以扭转僵局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当即带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党中央在哈达铺明确了向陕北挺进的战略,最后落脚陕北,奠基大西北。

“九一八”事变进一步加重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始终高举北上抗日的大旗,并终于到达接近抗日前线的陕甘地区。面对着如此蓬勃发展的抗日救国形势,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开始考虑一个更大的战略,以使中国革命从低潮转入高潮。在重大战略的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应时而变,制定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始将主要矛盾从国内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转化,从而使局势大大改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最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迅速从逆境中走出,成为抗日救亡的一面旗帜,成为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汇聚起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强大力量。

在新的长征路上,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抓住战略重点,实现关键突破,赢得战略主动。

锻造出一个敢打敢拼的人民军队

伟大长征精神启示之五:人民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炼了人民军队,最终成就了一支攻坚克难、无往不胜的人民军队,从而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

1955年共和国为将帅们授衔时,254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其中元帅9位,平均年龄36.5岁;大将8位,平均31.7岁;上将48位,平均25.9岁;中将157位,平均23.8岁。这支战将集团,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这支人民的军队始终顾全大局、具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长征之初,各主力红军分别从各个根据地先后出发,作战相对独立。由于历史等原因,各个根据地部队的纪律、习惯等不尽相同。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着共同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目标,他们实行了密切的战略协同和配合。红二、红六军团转战湘黔,红四方面军举行嘉陵江战役,与中央红军转战云贵川遥相呼应,使国民党军队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大大分散了敌人的兵力,从而实现了中央红军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这与国民党各军阀之间“送客式的追击,敲梆式的防堵”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红二、六军团坚持原则,服从大局,放弃了在滇黔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成为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的光辉典范。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

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伟大长征精神启示之六: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失误及时纠正,并尽量避免与减少失误,以尽可能减少革命的损失。

长征锻造了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领导集体。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两次着重谈到了长征中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党中央。第一次是1989年5月,他同两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从毛刘周朱开始,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一个稳定的成熟的领导集体。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很不成熟的。从陈独秀起,一直到遵义会议,没有一届是真正成熟的。”两周后,他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强调:“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渐形成的。”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有着高度自觉大局意识的光辉典范。负责起草遵义会议决议的张闻天同志曾指出:“为了党和革命的利益,而这个利益是高于一切的,毛泽东同志当时做了原则上的让步,承认一个不正确的路线为正确,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党内斗争一个示范来看。”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要自觉坚持和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大课题,是一项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继承好前人的事业,进行好今天的奋斗,走好未来的征程。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高中华,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