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树立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自觉(3)

王义桅:树立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自觉(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顺应了时代要求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源于全球经济治理,又超越全球经济治理。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正在变成中国的自觉行动,就是自觉地把中国国内改革开放与全球治理密切联系起来,自觉地推进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这些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欢迎。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坚持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为更好地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积极地与国际经济组织合作。成为现存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建设者和改革者。2016年,中国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成功举办了G20杭州峰会。在这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全面阐释了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G20杭州峰会是全球治理转型中的重要转折点,表明中国更加重视全球治理,更自信和更有力地通过推动大国合作实现全球协调来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提出和推进的对于全球经济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上述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重视。自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已同近四十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同近三十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欢迎,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其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倡议可助推各国实现脱贫致富和文明复兴的共同梦想,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探索。有意思的是,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人预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条交通干线(丝绸之路)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联结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