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民: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务实有序推进

王益民: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务实有序推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期待之余,也有一些人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心存疑惑,有人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将传统政务服务照搬到互联网上,还是“新瓶装旧酒”;也有人认为是过度夸大了互联网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目标、内涵以及推进路径予以深入分析,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务实有序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既是公众对政府服务的美好愿景,也是政府对公众作出的庄重承诺。一些人质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认为它缺乏清晰的内涵,远景美好、现实残酷,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李克强总理指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进程,打破信息孤岛,畅通互联网环境下的服务渠道,能够提升政府服务理念、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化、均等化,从“给公众端菜”变为“由公众点菜”,从而为公众提供更个性化、更高效的服务。

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本思路是将政府向公众提供的服务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前台”以面向公众的服务为中心构建,充分体现公众的需求,政府以“前台”统一形象面向社会,真正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为公众服务;“后台”以数据共享为中心构建,建立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信息交汇和事项办理结果呈现交换机制,为“前台”服务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笔者以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应着重把握好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是实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规范权力清单制度,使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通过晾晒清单,理清政府权力事项的家底,让权力变成实实在在的条文,让老百姓看得见、看得懂,从而强化社会监督,防止公权滥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