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2)

中医药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2)

中医药是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

当前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富贵病”日渐增多,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呈现爆发式增长,“未富先病”成为奔小康路上的拦路石,也让百姓的幸福指数打了折扣。而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健康模式下,医疗资源不堪重负,医改也陷入了发达国家面临的同样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前不久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提出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人人自主自律,实现全民健康。

面对慢病肆虐,顺着既有路子走下去,显然不可持续,转换思路才是根本出路。从根本上说,慢病就是生活方式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有资料显示,除去遗传和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在人的健康因素中占60%以上。因此,预防胜于治疗,只有全社会参与健康促进事业,才能使全体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也才能有效减少患病人群,从根本上扭转医疗的被动局面。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古老的中医药又一次走到了医学的聚光灯下。历经千年的中医药,始终把人放在首位,经过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治未病”是中医药的核心理念,在现代医学产生之前,靠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中医药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并从望闻问切的诊治,拓展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这种医养结合的健康观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类因时而动的保健方法,至今仍在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放眼全球,现代医学的兴起,曾令人们兴奋于找到了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然而,今天更多的人已经看到现代医疗的局限,面对医疗难题,许多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东方传统医学,中医药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价值。

而今,党中央提出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目标。面对艰巨的慢病防治任务,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坚持“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纳入“大健康”战略之中,成为慢病时代的“中国方案”。我们相信,古老的中医药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发扬中医药必须保护环境

“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12月6日,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这确实不是危言耸听”。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瑰宝,重视其发展既是对传统医学的发扬,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东汉末年,华佗创制的“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明代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而今,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认可针灸等中医疗法的国家已达103个。无论是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还是里约奥运会、G20峰会上掀起的中医热,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见证着中医药的魅力。

但王国强的一番提醒,也着实点出了当前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尴尬。的确,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下,中医常常被批评不够科学,除了因其太过依赖经验以外,一个重要论据便是治疗不能立即见效。疗效周期因疗法不同固然会有所差异,但在这场辩论中,中药材的质量的确是不能忽视的因素。与合成西药不同,中药多是自然生长,讲究生态天然、道地取材。药效如何,受环境影响很大。例如,广藿香有化湿、解暑、止呕的功效,主要适合在广州地区栽培,一旦气候发生变化,如空气、土壤、水源等被污染了,药效就会打折扣。与此同时,中药材需求与日俱增,促使家种比例逐渐增加,随之出现农药化肥过量使用、违背时间规律采收等问题。由是观之,与其说是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不如说是毁在药材质量上,毁在环境破坏上。

品质是中医和中药的生命。如何从保护环境入手,保障中药的品质,是一个必须思考的命题。一方面,或许还得从加强中药资源地的环境保护着手,给野生药材留下适宜生存之地。另一方面,也要正视自然环境承载力毕竟有限,中医药的发展只依靠野生药材不切实际,大可引进现代技术、创新培植方式,建设优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只有做到源头清晰、过程可控、质量可检、数量可调、责任可追,中药才会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

认清中药的环境依赖性,在源头上种好药、产好药,千年中医药就能在现代医学中立稳脚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