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2)

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2)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已明确提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的记载。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与气候变化

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依次跨越了热带、副热带以及中纬度温带地区。中国的西北地区为内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而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是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的交汇区,海陆热力差异明显,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往北依次为热带和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地理气候环境及各地理区域气候环境的差异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础,黄河流域的气候环境优势则是促成该地区逐渐成为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河流域最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黄河流域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活动。二十四节气的影响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各大洲。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4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桃花往往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夏日里雨日少了,暴雨强降水多了;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强度变弱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