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儒释道思想的特点(4)

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二)孔子思想与《论语》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论语》的篇章结构与思想内容。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死后编撰的语录体著作,共20篇,内容广泛,涉及个人立身处世品行修养,治国理政的设想,处理人际关系的“中庸”思维,读书学习的方法,内容和态度等。一部《论语》全部是问答语录式的迭累,以一句话、二句话或三、四句话为单元编辑成章,孔子讲话的时空关系(在什么时间、地点、对象等),大多数混淆不清,而且有重复交叉的内容混编,再有孔子弟子们的一些话也编进去了。因此,很难看出其内在的逻辑,更不要说思想体系了,这就给读者、研究者带来分歧与争论。应该说,这是孔子“述而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孔子曾说“后世知丘者以《春秋》,面而罪丘者也《春秋》”。同义,也可以说,知孔子者唯《论语》,罪孔子者也《论语》。《论语》二千年,孔子是非多。《论语》是孔子、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2、孔子《论语》在中国古代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的经典著作,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是也!早在战国初年就汇集成书,到了汉代就已经有3种传本,汉末已将《论语》与《易》《书》《诗》《礼》《春秋》等经典一起著录在《汉书·六艺略》中。东汉时被列入经典地位。到了唐代,《论语》正式列入经书。从宋代起成为朝廷颁定的《十三经》之一,并在很长的时间里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来的科举考试,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并且始终稳坐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为什么在中国儒家思想超过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呢?孔子的思想经过三次大的美化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第一次,孔子原来是“述而不作”,后经子路、颜渊、颜回、子贡等人编辑《论语》美化,而得到传播。第二次汉朝董仲舒投汉武帝之好“独尊儒术,废除百家”,抬高而巩固。第三次,宋朝周敦颐(两宋理学的开创者),程颢(hao)、程颐两兄弟和朱熹(儒家思想及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家思想系统总结,全面理论化,得到强化而延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比较:

儒家思想的落后、消极、保守性是现而易见的。

第一,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克已复礼为仁”(《吕氏春秋·不仁》。孔子提倡每一个人的言行都要以周礼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主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要求为了“周礼”而杀身成仁,也就是为了实现西周奴隶制社会的理想,值吗?这就是儒家的所谓大气做人,孔子一生为恢复“周礼”而奋斗孔子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下面我们还要详细论述。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