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滨: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

王海滨: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注重吸收历史积淀下来的中国智慧,是源于中国实践又高于中国实际的思想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的实践基础。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以这样鲜活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这样的实践,积极关注当代中国实践中提出的一些关系中国发展命运的重要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哲学思维水平的回答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回答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体现了强烈的人民至上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索契电视台采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还特别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比如政治上,他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经济上,他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法治上,他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文化上,他多次强调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在改革上,他强调依靠人民才有动力,为了人民才有意义,尊重人民才有遵循。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回答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权力力量、资本力量、思想力量和劳动力量之间的逻辑结构及其良性互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基本理念和战略部署,调动和规范了权力力量、资本力量、思想力量和劳动力量的作用发挥及其相互之间的制衡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密切关注这些事关中国发展事业成败的重要课题,在破解现实矛盾和探索理想方案中贡献哲学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回答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指导下的主导现实发展逻辑和社会运行机制的“一条主线、四个全面”及其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自上而下地优化组织运行和权力监督,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活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以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为这些重要的实践工作及其理论任务提供哲学滋养,对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积极探索解决途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