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齐桓公用人的艺术(3)

摘要:齐桓公并非完人,也非圣人,他也有很多缺点,却能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后世追慕和称颂的楷模,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无疑是他的用人艺术。齐桓公麾下不仅麇集了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使每位谋臣勇将能各施其才、各安其位。

 三、笃信任才

历史上有诸多领导,在人才选拔时,是求贤若渴;但在人才使用时,却是小心翼翼,甚至疑心重重。齐桓公对管仲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形成了“凡事问管仲”的历史佳话。

《韩非子·难二》记载,晋国派一名使者去晋见齐桓公,负责接待的官员便向齐桓公请示用什么礼仪来接待。齐桓公回答说:“问管仲。”没过多久,又有官员向齐桓公请示政务。齐桓公还是回答说“问管仲”,如此者三。这时候,身旁目睹这一情形的侍者笑着对齐桓公说:“凡事都去问管仲,照这么看来,当君主蛮轻松的嘛!”显然他的话语中多了份讥讪之意,齐桓公并没有生气,而是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当君主的辛辛苦苦网罗人才,就是为了运用人才。如果忘了这一点,凡事都由君主一个人亲自去做,一则不可能做得了,再则就糟蹋了苦心找来的人了。我花那么多的心血寻找人才,才让管仲当我的臣下。既然交付给他处理,齐国安泰,我就不应该随便插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还有一次,齐国举行大型的祭祀,负责的官员将祭祀的参与者和具体的礼仪程序呈交齐桓公,请他定夺。齐桓公看了说:“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向仲父请示过了没有?” 有司唯唯诺诺,慌忙答道“还没有。”齐桓公大怒,说“速速去,问仲父。”

齐桓公“凡事问管仲”,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和不满。《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齐桓公准备立管仲为仲父,征求群臣意见,东郭牙进言说:“凭管仲的智慧,有可能谋取天下吗?”齐桓公说:“能”。“凭他的果断,是敢于干一番大事的吧?”齐桓公说:“敢。”东郭牙说:“如果他的智慧能够谋取天下,果敢足以干成大事,您把国家权力全部交给了他;以管仲的才能,凭借您的权势来治理齐国,您难道就没危险吗?”东郭牙之言,出于赤诚,发自肺腑,齐桓公妥善处之,并未影响其对管仲的倚重。

深得齐桓公宠爱的易牙,也曾进言齐桓公说:“您凡事都问管仲的看法,大事小情都交给他定夺,这齐国的国君不就成了他管仲了吗?”易牙一语,不啻为最能触痛国君心头的利刃,但是齐桓公却笑而答曰:“管仲是当今天下最杰出的人才,也是我最信得过的大臣。没有他,我就不会有今天的霸主地位。没有我,他也不会得到施展抱负、获得功名的机会。这样的君臣际遇是最难得的呀,我充分利用他的才干,他充分回报我的信任,难道不应该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管仲相齐后说:“我的地位倒是尊贵了,但还是贫穷。”齐桓公闻之,便赏其“三归之家”。当时有人说,管仲富有奢华,“出门时,坐的车用朱红车盖和青色车衣;回来时,用鼓乐引路。庭院有陈列的大鼎,家里有十分之三的商税收入。”《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富拟於公室”,这些记载说明,管仲确实家资殷实。

管仲既有才,又有势,还有财,如果没有齐桓公的足够信任,其命运是岌岌乎可危,更遑论治国理政了;如果不是齐桓公笃信,管仲作为人臣,位高权重,难免受人猜忌,任何宵小巧佞之徒,都能轻而易举地将其倾覆。相比刘邦之于萧何、曹操之于杨修、崇祯之于袁崇焕等人而言,齐桓公对管仲,是最豁达大度、笃信无疑的。自古君臣相处,信任最为难得,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周亚父临危受命三月平叛,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来自景帝的信任;东汉光武帝时马援南征五溪,出发前与友人话别,其罪担心的是怕有人在光武帝面前进谗言,难怪史家慨叹:“非成业难,得贤才难;非得贤才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