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锋:齐桓公用人的艺术(4)

摘要:齐桓公并非完人,也非圣人,他也有很多缺点,却能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后世追慕和称颂的楷模,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无疑是他的用人艺术。齐桓公麾下不仅麇集了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而且使每位谋臣勇将能各施其才、各安其位。

四、仁爱尊才

齐桓公重才,更重荐贤之才,这是他用人的又一高明之处。《吕氏春秋·赞能》记载,“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桓公可谓知行赏也。”

尽管中国历史上,多有要求官吏负有“荐贤进士”之责,以臻于“野无遗贤”之境,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很难达到这一理想状态,究其原因,与没有形成“重才更重荐贤之才”的社会风尚有莫大关系。诸多史实昭示:某人一旦举荐了一个被自己更有才干的贤才,就意外着自己要让位、要被替代,就意外着自己被君主冷落、淡忘,乃至出现被后来者打压的现象。这样就出现了政坛上所谓的“但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怪现状。而齐桓公“每赏管子,必先赏鲍叔”的行为,是向齐国人民表明,自己优秀不优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举荐或培养优秀的人才,只要能举荐或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自己就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受到更多的肯定和尊崇,这无疑是树立了一个积极、正面的典范,营造了一个重贤、尊贤,以荐贤为荣耀的社会风尚。正所谓“当伯乐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千里马自然就会蜂拥而至。”

人在春风得意之时,往往喜欢听洋洋颂歌,最忌恨别人提及自己落寞恓惶之时,朱元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然而,齐桓公似乎有所不同。文献记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曾在一起饮酒,饮到高兴时,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鲍叔牙捧杯而起说:“希望您别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别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别忘记车下喂牛的时候。”此语一出,实在大煞风景,能够想像齐桓公和管仲、宁戚等人僵化的表情和内心的不悦,但是,齐桓公并未显露愠怒之情,反而表现出足够的虔诚和敬重,他离席再拜说:“我和两位大夫一定不忘记您的忠告,这样国家就一定不会有危险了。” 

史书记载,有一次齐桓公正在读书,有一木匠见后问他读什么书,他回答说圣人之书。这个木匠却说他所读实为圣人的糟粕。齐桓公一听,大为生气,但听完木匠的解释后,却深以为是,怒气立消。

有一次,齐桓公做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虔诚地请管仲宴饮。管仲来后,齐桓公亲拿酒爵,夫人亲捧酒杯向管仲敬酒。可是管仲仅喝了三杯转身就走了,这让齐桓公十分恼火,吓得鲍叔牙、隰朋急忙追出去劝告管仲。这样管仲只好折回来,进入院子时,齐桓公生气得不和他讲话;到了庭中也仍然如此;最后来到了堂中,齐桓公才生气地说:“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聪于罪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当管仲解释完原由后,齐桓公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虔诚、尊敬了,在管仲离去时“以宣宾客之礼再送之”。

正因齐桓公有高明的用才、识才、选才、任才、尊才之道,才在其麾下麇集了管仲、宁戚、隰朋、鲍叔牙、王子城父、宾胥无、公子举、国子、高子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强有力的智囊集团。

事实上,齐桓公本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有诸多缺点,如他自己所承认的“好田(田猎)”“好酒”“好色”,事实上还“好食”,喜欢听阿谀之言,但是“齐桓公能假其群臣之谋以益其智”,使每位谋臣勇将能各施其才、各安其位,国以之强,民以之富,“三存亡国,一断绝世,救中国,攘戎、狄,卒胁荆蛮,以尊周室,霸诸侯”,最终成就了霸业。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