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雾霾:热话题背后的冷思考

关注丨雾霾:热话题背后的冷思考

核心提示:自2011年末以来,PM2.5这一专业术语被媒体和公众所熟知,其呈现出的雾霾天气表象也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面对热点话题,应当以审慎的科学态度,进行客观和冷静的思考。

自2011年年末以来,PM2.5这一专业术语被媒体和公众所熟知,由其呈现出的雾霾天气表象也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似乎大家都在对雾霾进行着解读,甚至调侃。尤其2016年岁末维持一周的强“霾”天气过程(2016年12月16—21日),以及《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中将“霾”列为气象灾害,不仅引发了环境与气象专家间的激烈争论,更是引起公众和媒体沸沸扬扬的热议。面对热点话题,我们不必盲从概念,而应当以审慎的科学态度,进行客观和冷静的思考。

PM2.5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先来谈谈PM2.5(细颗粒物),这种比人头发直径的1/25还小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有自然和人为一次排放以及二次转化生成。自然排放如火山喷发、森林自燃、风沙等;人为排放则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发电、工业、农业、机动车、建筑施工和装饰喷涂等。再者,自然与人为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等在适宜条件下经二次转化后也可形成,尤其在大气氧化性较强的情况下,PM2.5中二次转化所占比例很高,可达80%以上。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排放源也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由PM2.5和臭氧作为表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日益凸显,同时污染治理也更具复杂性和困难性。

再来说说PM2.5的主要危害:一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化学组成成分、暴露时间长短、不同类型人群以及粒径大小在人体内沉积的部位不同会导致不同敏感人群呈现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多方面的疾病;二是生态环境危害,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影响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让人们感触最深的是影响局地或区域的能见度,给人们出行造成困难。例如2016年12月16—21日涉及142万平方公里范围区域严重的大气污染过程就是一个例证。从物理光学角度说,PM2.5中粒径0.4~1微米的粒子消光最强,换句话说,最影响大气的能见度。这一范围的粒子主要是由硫酸盐、硝酸盐、氨盐、有机物、黑碳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构成,当然还会携带细菌和病毒,危害人类健康。

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从国家气象行业标准定义来说是两种天气现象。“雾”是指悬浮在近地层大气中的大量微细乳白色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按能见度划分等级。“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呈现混浊现象(相对湿度小于90%,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区域性“霾”日益严重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排放引起的PM2.5的爆发性增长,当今的“霾”已经不是一种完全的自然现象。据气象观测表明,中国东部近地面层风速呈减弱趋势,这意味着大气自净能力将趋弱,我国东部区域“霾”天气几率会增加。

我们再来看看欧美等发达国家所走的历程,大家热议的“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德国鲁尔”等烟雾污染事件,英文一般称为“smog”也就是“smoke +fog”,通常指工业区的烟和雾混合造成的又黑又浓的烟雾。我们也注意到,国外媒体或国际机构在对北京等区域强污染事件(强霾天气)报道或研究中也都使用“smog”一词,且认为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与工业化进程是产生“smog”主要原因,与其历史上相同。

因此,综合看来,区域性“霾”天气主要是以人为排放为主的污染物与自然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静稳天气)协同作用的结果。无论如何争论,我们都应当清醒认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环境污染的主因之一,而且会对人们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从国外环境治理的经验来看,无不经历长期而艰巨的历程,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均经过了五六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还尚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责任编辑:李梦柯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