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越来越进步,西汉末年,刘歆得出3.1547的圆周率值,东汉张衡算出3.1622的圆周率值,但这些都不够精准。
直到三国时期,刘徽发明了一个科学方法来计算圆周率,即"割圆术"。
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以求出圆周长,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它会越来越贴近圆的边,计算也就越接近真实值。
刘徽一鼓作气,一直算到圆的内接96边形,求得圆周率值为3.141024,不得不说,大师的智慧和毅力是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
后来,南北朝时期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求得圆周率在3.1415296和3.1415927之间,还保留了两个用分数表示圆周率的数值,其中较精确的称密率为355/113,还有约率为22/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