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定制式腐败”的秦玉海、“常年住酒店”的谷春立、“母亲灵堂用框收钱”的褚来福、“从劳模到第一贪”的庄耀……这一副副面孔,当初何不是心怀人民,争做人民好公仆的同志,如今却沦落如此下场。正是因为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忘记了“初心”这个底线的盾牌,敛财时不计后果,一时得意,殊不知一损俱损,终将送进牢门,追悔莫及。(1月24日 检察日报)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讲的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行政指南,更是8800万党员同志应持有的“盾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个别党员干部在名利诱惑中放任自流,在义利纠结中迷失自我,更甚者丧失了做人底线、滑向犯罪深渊,最终落入身败名裂的境地,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有些领导干部面对名利诱惑不能懂得拒绝,不能将信念印刻于心,逐渐将党规党纪置之度外,忘记了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陋习的逐渐养成,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守护好“初心”这个盾,从此偏离了航线。
守好“初心”这个盾,还需在信仰上下功夫。古语云:“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从“根本上说,都在于私心过重、杂念过深,忘记了感恩,忘记了人民,从而信仰逐渐发生了动摇,试想倘若“藏着小九九用权,捂着乌纱帽做官”,又怎能造福一方?有公心者方为公仆,习总书记也一再强调补足理想信念的“钙”,在为民服务中不偏航、不离航。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工作干在实处,干出实效,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将贪腐趋之门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守好“初心”这个盾,应在修养中求提升。中国古代素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其中的价值排序,我们不难发现,修身是第一位的、基础性的。揆诸以往,焦裕禄、杨善洲、沈浩、李保国……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之所以至今仍被人深深地缅怀,正在于他们一生都严于修身、宽于待人,用崇高的爱国情操、专注的敬业精神,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去服务百姓,也许在他们的眼中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将人民印刻于心,将祖国怀揣于胸,他们守住了“初心”这个盾,也正如此,让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书写了不凡。
当然,反腐光靠守好“初心”这个盾,显然不够。毕竟这种约束是软约束,是基于个体自觉的一种道德规范。归根结底,还需将权力真正关进笼子里,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并且使权力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反腐利剑“出鞘”与“初心”之盾双管齐下,党员干部才不敢也无权力贪腐,更不会打开“腐败众生相”的大门。
“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请广大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初心”之盾,为身边群众树好标杆,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让“清廉”遍地开花。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大庙镇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