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重塑新农村的“三美”

刘奇:重塑新农村的“三美”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白墙、鸡鸭”,这是古人眼中的乡村美景。今人眼中的乡村美景,还要加上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一些人眼里,这可能就是理想中的新农村了。但金玉其外,还应秀慧其中,当下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盖上新房修好路,就算是现代化的新农村了,她应该具备三美,即生态环境美、社会和谐美、人的心灵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乡村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大同”,进而推进城乡大同。硬件再美,社会离散,人心不暖,也只是徒有其表。当下亟需抓好五个重塑。

重塑乡情乡谊

现代社会人情关系越来越冷漠,不管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都越来越淡薄,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人情是社会结构的粘合剂,人要是没有感情,社会就会一盘散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有很多,但是最有价值的,或者说影响最深刻的变化,就是跳出了发展关系的陷阱,摆正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由过去生存竞争变成利益合作的大背景下,更应亲密相处。在以合作为主旋律的社会背景下,重塑人的乡情乡谊非常重要。

人是感性动物,人要是没有感情就跟禽兽差不多了。对一个社会来说,没有感情的社会是危险的社会,是可怕的社会,是离散的社会。今天面对这样一个形势,乡村社会的乡情乡谊必须重塑,否则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比重越来越小的情势下,社会结构的离散将危及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和城市不一样。乡村社会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祖传下来的熟人关系,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通过感情连接起来的。近现代以来大学西方,想什么都靠契约,契约虽好,但是中国社会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是移民社会,大家来自东西南北,陌生人社会需要契约。中国熟人社会长期积累的诚信体系,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当然熟人社会也有他的不足,打官司没有依据,合同都有依据,我们一些商业活动可以借鉴,但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友情不是金钱能代替的,必须把这个弄清楚。

重塑家园红利

所谓家园红利就是一个熟人社会长期积淀的福利,你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这种福利随时可以支取,不要任何条件,不需支付任何代价。比如资源配置,应急事务的处置,邻里互助,矛盾的调解等。

借钱就是资源配置,在陌生人社会跟谁借钱?银行贷款不光成本很大,还要耗费很多时间,但是在熟人社会,什么都不需要,不需要借条,也不需要考察,更不需要抵押,想都不要想,就可以把钱或物借去一用,这就是红利。还有像应急事务的处理,失火,全村人都去救火,不讲报酬不计代价,都是自觉自愿自发的。农村晒粮食,中午正吃饭时突然赶上大雨,全村人丢下饭碗就去抢收,这只能是乡村熟人社会里才有的事,这就是家园红利。再如邻里互助,大人不在家,孩子没吃饭,邻居马上就端饭过来,这种互助在城市陌生人社会里也很难发生,住了多年的对门邻居互不讲话,司空见惯。家园红利一个是有很强的向心力,一个是有很强的归属感。为什么说故土难离?家园红利的向心力、归属感、凝聚力在起作用。

农村新社区建设,必须摒弃城市陌生人社会的恶习,重新培植家园红利。不然社会将逐渐分裂,凝聚力、吸引力、归属感,都没有了,谁还会爱那片社区?谁还会积极参与建设那片社区?今天新社区建设要提高社区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自然生成的家园红利就会帮你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如果是光靠法律处理乡村矛盾解决乡村问题,一个村设一个法庭,天天开庭,你都解决不完。许多农村的事都是靠内部的机制来处理的。乡规民约从宋代就形成了,蓝田乡约非常有名,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典范。什么事都找政府,政府的包袱越背越重,化解不了,农村的许多事只能靠它自身,自我消化。今天我们要好好发育社会组织,让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靠家园红利的累积化解矛盾,增进互信,提高社会的融合度,增强社区的归属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