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
非京籍考生
按考试院规定,部分无本市户籍的考生也可报名中考,报考普通高中。其中包括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知青管理部门开具“原北京下乡知青子女”身份证明的考生;有区教委开具“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的考生;有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开具介绍信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批准函”的人员子女证明的考生;有解放军相关政治部门开具证明的随军子女考生;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人员的子女;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开具的父母一方为北京市正式常住户籍证明的考生;有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具的“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子女身份证明”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还有两类考生可报考规定中的学校:有首钢矿业公司开具的职工子女证明的河北省户籍考生可报名并报考从石景山区招生的普通高中和首钢高级技工学校;有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开具的“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子女身份证明”的非本市户籍考生可报名并报考通州区普通高中及其他规定可以报考的学校。
录取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改变,中考的招录工作也将出现变化,未来中考有望不再唯分数论。今次《意见》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 依据或参考,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破解唯分 数论。
汪明表示,当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处于探索之中,有些地方只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自主招生或名额分配的“门槛”,所其能起到的作用还相对有限。
“应该说,改革需要推进,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还需继续付出积极的努力。”汪明说。
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操作?根据《意见》要求,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
按照要求,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
汪明指出,“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要少一些主观评判、多一些客现呈现,少一些终结性评价,多一些过程性评价。”
加分项目将减少
此外,备受外界关注的中考加分项目也将大幅减少。《意见》提出,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省 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 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对此,有专家分析,中考加分项目包括国家加分项目及地方加分项目,可细分为鼓励性加分项目、奖励性加分项目及补偿性加分项目。其中,一些补偿性加分项目,诸如民族加分项目有其存在必要性,但另外一些项目的存在并不合理。
专家称,一些加分项目,诸如“三好”学生加分、体育竞赛加分,该取消的就应该取消。有些十分不合理的项目更需要取消,诸如,父母招商引资做出贡献,孩子中考加分的,其存在并不合理;此外,独生子女加分政策也该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即使进行调整。
(据:北京日报、北京教育考试报、中新网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