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在变好,发展机会越来越多

家乡在变好,发展机会越来越多

——传统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

正月十五前后,往常都是农民工集中外出时段。记者近日在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西等传统农民工输出省份采访发现,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吸引政策落地、扶贫开发程度加深,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

经济发展,农民工有技能不愁职位

“70后”重庆市永川区农民工张霖,10多年前出外打工,经过不断学习和岗位实践,成长为浙江宁波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今年初,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

“我在沿海务工,每月收入将近7000元,算是公司技术骨干。要是在几年前,家乡没有对口岗位,收入上不来,我肯定不会回来。”张霖说,最近两年家乡在变好,经济发展水平上台阶,有四五家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并且待遇不比沿海差,他当然愿意回来。

有经验、有技术,就不愁没有职位。近年来,重庆市机械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对中高端技能人才需求尤为旺盛。记者日前在重庆永川、江津等工业大区走访了8家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今年对技能型人才招聘需求总共超过200人,明显高于普工。

很多农民工凭借一技之长,在家乡不断展现职业价值。湖南浏阳市观音塘村农民杨汉成在广东揭阳服装企业务工10多年,学到一手服装设计好手艺。回乡后,他通过技术入股,帮助当地企业研发、生产夏布新产品,每年技术分红、工资收入就有10多万元。

从“孔雀东南飞”到“梧桐家乡种”,在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四川,2016年农民工省内务工人数超过省外200多万人。在中部劳务大省湖南,出省务工农民工人数已由2008年的超过900万降至2016年的788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