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东:坚持问题导向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朱继东:坚持问题导向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真正弄清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才能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真正解决好问题,从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要认真解决好以选人用人为核心的领导权问题,大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一些领导干部、教师思想严重西化、理想信念动摇等问题长期存在所导致的领导权、话语权旁落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个时期内,“意识形态多元化”“非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思想蔓延甚至泛滥,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大行其道。致使一些师生迷信西方理论,西化思想严重,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认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从内心深处排斥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有人以批评、嘲讽和反对马克思主义为“时尚”和噱头,而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敢于亮剑的同志却屡屡遭受围攻打压。这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还有人片面强调注重教育方式、方法而否定列宁的“灌输”理论,排斥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师。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言行常被一些人污蔑为“极左”“文革余孽”等,甚至一些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章难以在一些高校主办的报刊上发表。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众多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并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成为行动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而且还特别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从内心深处真正高度重视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有过硬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力。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就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实际工作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

随着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如何科学加强广大高校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力,成为越来越多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之一。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廓清国内外一些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散布的层层迷雾,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提升意识形态建设能力。

就高校而言,就是要提升高校领导干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捍卫者、建设者。尤其是在选人用人时,要真正坚持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标准,决不能只看业务水平、不看政治素质,从而引导所有高校领导、党员师生都能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广大非党员师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