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祚: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国际话语权

张国祚: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国际话语权

话语权即发言权,就是发言的资格、机会和权利。所谓国际话语权,则是话语权在国际舞台和国际场合上的体现。国际间的政治斗争、军事较量、经济竞争,无不以话语权的争夺为前哨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执政党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因而失去理论和舆论的支持。“颜色革命”所引发的一些国家的政治动乱和政权更迭,虽然具体原因各异,但其根源都是非政府组织发动的“意识形态战争”使统治集团失去话语权,进而被抹黑、失去民心。二战后,国际敌对势力不断网罗“藏独”、“疆独”、“台独”分子抹黑中国、丑化中国,散布历史虚无主义。如,日本为编织国际反华网,不惜利用金钱收买国际话语权。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月29日披露,日本驻英国大使馆每月支付英国亨利·杰克逊协会1万英镑,帮助日本制造和渲染“中国威胁论”。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综上可见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极端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强物质硬实力。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经济落后、国防脆弱,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瓜分、压迫、践踏、掠夺,当时的中国怎可能拥有国际话语权?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总量已使中国成为世界的“最大债主”;我国现代化军事装备水平和训练水平大幅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能力迅速增强;在高铁、造船等制造业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火箭、卫星、航天、超算、网络等高科技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借“一带一路”发展自己,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考量。正是在这样的硬实力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才越来越大。在今年达沃斯论坛上,许多国家认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袖”。面对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大家都希望倾听中国的声音。可见,国际话语权与国家的物质硬实力消长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必须不断做强我国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硬实力。

2.做强文化软实力。在物质硬实力方面做得好,未必一定能把握好国际话语权;只有辅之以说得好、说得对、说得强、说得善,才能感动人、说服人、凝聚人、引领人。一言以蔽之,只有做强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中国话语影响的广度、深度和认可度。为了做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公共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包括熟悉相关外国国情的有识之士,他们应该是立场坚定、导向正确、功底深厚、视野开阔、思想敏锐、能战斗、懂政策的高素质的理论人才、新闻人才、史学人才和文艺人才。这支队伍的组成人员既要有政府的,又要有民间的;既要有本土的,又要有海外的;既要有专业的,也要有业余的。

二要打造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在信息传媒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话语权早已不是仅仅借助人的口舌和笔墨才能发挥作用。现在,除报纸、杂志、图书、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外,通过手机微信、微博、推特构筑的互联网“朋友圈”等新的沟通方式与新兴媒介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话语平台。互联网分散、多点、互动、海量、无界、迅敏等特点,为话语权的辐射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用好传统媒体的同时,一定要着力发展新兴传媒业态,不断占领舆论传播的制高点。

三要精心设计话语议题。一般来说,能否掌握话语主导权,往往首先取决于话题设定。只有设计出内容重要、别人关切,我们能掌控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判断标准的议题,才能有利于我们掌握话语权。当前,我国应该主动设计和提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国际话语议题,例如,关于习近平同志“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关于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关于 “一带一路”倡议,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关于中国通过反腐而实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的东方大国形象,等等。

3.把握正确的话语导向。这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前提和目的。在国际场合,我们所要把握的正确导向,就是要有利于维护我们国家利益,有利于推进我国外交方针、政策、原则和总体外交战略的运行。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国际导向也应该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协调的导向。在国际上我们主张尊重各国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在国内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坚持国际话语权导向和国内话语权导向的协调统一,我们的话语权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才能发挥我们所期待的正向影响力。

4.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要使中国的立场、中国的观点、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上受欢迎,一定要会讲中国故事。话语连着故事,故事连着人物,人物连着心灵,讲故事可以直通人心。因此,通过讲事实可以去打动人,去感染人,去影响人,去说服人;通过具体的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国际认同感,从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讲故事、话友好,有利于拉近中外听众的心,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当然,在国际场合讲故事,一定要看对象,假如我们不看对象,不了解对象的国别、环境、身份、职业、知识结构、政治阅历等特点,而完全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甚至把在国内都不受欢迎的套话、空话搬到国际上去,那样的宣传就会变成自说自话、自言自语,不仅不会说服别人,反而会损害中国的形象。只有贴近国情、民情,只有针对不同国家对象的价值取向、疑虑困惑、情感需求和利益关切的话语才能深入人心、获得认同、形成共鸣。因此,提高国际话语权,一定要区分话语对象,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旁征博引的知识、通俗易懂的文风来讲故事,这样才能增强话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收到最佳效果。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2015MZD04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11JBG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