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有话说#“两会”知识进校园是公民教育的有益尝试

#两会有话说#“两会”知识进校园是公民教育的有益尝试

眼下,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一些中小学掀起了普及“两会”知识的热潮。比如,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开展了“聚焦两会,我在行动”系列活动,让“两会”知识走进课堂,并引导学生就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表达自己的见解;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中心小学开展“两会知识知多少”主题教育活动,让小学生了解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大事……“两会”知识进校园,也给中小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当然也许不少人会说,全国“两会”关注的都是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民生问题、教育问题、反腐问题等,而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知识,让学生关注“两会”有必要吗?再说了,这些内容在考试中又常常不会涉及到。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要把中小学生培育成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不仅仅需要向他们传授好书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对他们开展好公民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事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才能使他们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然而,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看重分数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学生知识的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却被忽视、被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比如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清晰规划和奋斗目标;以自己为中心,对别人漠不关心;缺乏社会公德意识,肆意损坏公共财物等等。对学生公民教育的缺失,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又不利于他们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开展好公民教育。眼下,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正是加强对学生公民教育的好时机,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关注“两会”,为学生上一堂公民教育课。

给学生讲一讲“两会”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及全国“两会”,中小学生大都知道这是共商国是的盛会,而对于有关“两会”的一些常识却并不了解。比如,政协召开的时间为何比人大早,议案和提案之间有何区别,一份优秀的议案或提案是怎样产生的等等。这些“两会”小常识课本教材几乎很少涉及,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讲一讲,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让学生看一看“两会”现场直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尽职尽责,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才得到解决。对于学校来说,不妨让孩子看看“两会”直播节目,通过看去感受代表们、委员们身上的那种责任担当意识,笔者相信这比空洞的理论说教效果要强得多。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名优秀的中小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民情。从这一层面讲,“两会”知识进校园,无疑是开展公民教育的有益尝试。在这里,笔者真心希望各中小学能够抓住“两会”契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上好公民教育课,为他们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漯河市郾城区委办公室)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