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开放中共享,让经济全球化更好联动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不应由部分国家享有,而应由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应是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应是世界各国联动的协奏曲。中国发展得益于向世界开放,世界发展也得益于中国的开放。
中国在开放发展中实现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既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近30年来,“中国制造”促进了全球制造业迅速发展,深化了全球产业分工。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约1/40;如今,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已接近1/4。开放的中国市场也为各国企业利润增长提供了重要源泉。1998年,中国的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仅为212.5亿元。到2014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06万亿元,年均增长27.7%,众多外资企业分享到中国的开放红利。
联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世界的发展需要联动。今天的世界是利益高度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发展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然而,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发达经济体不是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共渡难关,而是忙于关自家的“院门”。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2008年到2016年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仅2015年一年就采取了90项,位居各国之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害人害己。习近平同志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持协调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把共享发展作为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好惠及各个国家、各国人民。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中国在开放发展中始终致力于让世界各国的发展机会更加均等、让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为此,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市场、产业、项目有效对接,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强与相关国家互联互通,推动基础设施共建、资源技术共用、开放成果共享,努力引导全球经济走向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中国倡导和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建设,这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姿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产品,促进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