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过一位心理专家说,当你看到残疾人时,只需要平等地表达关心即可,不需要君临天下般的怜悯。
而董卿没有怜悯而更多的是尊重和温婉的待人态度,让人感觉她很有教养,她的气质高贵并非仅仅因为学识渊博,学历超班。
2
世界上任何一种同情都有居高临下的感觉,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不滥用恻隐,而是以平等的、设身处地的态度去体恤别人,关爱别人但又顾及别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才是有教养和气质的。
在钱碧湘写的《杨绛二三事》里,杨绛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唐山大地震时,钱碧湘和杨先生夫妇同住在一个沿街搭建的地震棚里,当时作者非常害怕会再有灾难临头,于是想去苏州逃难,征求杨先生是否要一起同去时,遭到先生拒绝。
但当钱碧湘下定决心要走时,不打算离开北京的杨先生却细心地问他:你们决定出远门,经济上有准备吗?“他说:“路费是有的,但到了那边会有老师管我们的。”
但杨先生却说:“住在别人家里,已经是麻烦人家了,经济上还不独立,不大方便。”
然后偷偷地递给作者一个信封,然后用一个长辈给自己小孩筹划出门的语气说:带在身边,在外面用得着,我们自己还有,不要和我勥。”
他回家一看信封居然里面有450元,比自己当时的工资还多几倍。
这就是杨绛先生,即使想对人拔刀相助,也是暗地里进行,低调而不张扬,怕伤及别人的自尊心,这种善意的诚心诚意,完全不是装出来的。
相比于有些企业家每次捐完款都在电视和报纸上要求高歌颂德,杨先生的低调显得高贵多了。她体内流动的是名门闺秀的教养和学者风范结合的高级气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