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在落实(3)

范恒山: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在落实(3)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深入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稳和进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但改革仍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啃的硬骨头还不少。而且,因为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深层调整,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越大,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酿致灾难。在推进关键性改革时,必须贯彻落实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力度要进、步子要稳;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力度,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到经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中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其他改革的重要基础。要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当前,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着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等。

大力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时,要特别注重寻求合理的路径和方式,真正做到蹄疾步稳。一是把握好改革的时序。要分清改革事项的轻重缓急,把那些确有必要又具备相关条件的改革放在优先和重要位置,尽量避免改革在一个时期面面俱到,也应避免风险较高的改革项目在一个时期集中推出。需要及时推出的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可以采取统一设计、分步展开的方式。二是营造好改革的环境。要全面分析各项改革的条件状况,注重补齐短板和协调配套,夯实深化改革的综合基础。相关条件较为完备时出台的改革项目可以多一些,力度也可以更大一些。处理好少数与多数、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改革内容的设计要以增进大多数人利益为基本原则;注重照顾已有的利益基础,少动存量、多从增量进行调整。三是制定好应对措施。要加强当前对改革风险的评估和事中对改革进程的跟踪,精准把握必然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之策。

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在重大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整体经济发展脱实向虚倾向明显,过高的利益回报推动投机性金融经济、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膨胀,而被推高的经济成本则导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发展结构性供需失衡,我国供给体系产能虽然非常强大,但主要提供的是中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国内相当一部分需求转移到了国外市场。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当前,尤其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得有丝毫马虎,必须统筹兼顾、协调配套,做到工作要进、措施要稳。一是要深入调研、因情制宜,区别不同地区、行业和类型,分别制定实施方案,不搞闭门造车、不搞一刀切,切实提高精准性。二是要化解难点、控制风险,妥善处理好债务清偿、人员安置、资产处置、供需衔接等问题,使正常的经济运行不致紊乱,把成本和风险控制到最低。三是要着力创新、促进提升,使之与兼并重组、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以及资源再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结构优化、经济转型、格局优化和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培育,推动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四是要立足根本、规范推进,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致力于理顺体制机制,把解决眼前问题与消除长期隐患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防止“复发”或“反弹”的长效机制。五是要主动应对、做好预案,摸准风险点,加强对形势的预判和对突发问题的监测,做好周密的防控部署。

(作者: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