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冬: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3)

杨雪冬: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3)

激发政府治理创新动力的建议

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消极行为增多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其解决则需要多方协同努力。

应清醒地认识、辨析和承认地方发生的重要变化。今天的地方,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地方已经迥然不同,彼此之间的差异更加多样,甚至有些方面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只有承认这些变化,才能在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不犯冒进主义、“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决策者要自觉地在决策中坚持多样性的意识,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这既是对地方的尊重,也有利于提升决策执行的效果。在许多治理问题上,地方不仅是上级要求的执行者,也是上级的合作者,更是问题的预警者。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控制问题的扩大、风险的传播,也能为决策制定和改进提供依据。

积极构建鼓励差别化探索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决策执行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治理资源的巨大浪费。鼓励差别化探索必须以承认地方的多样性为前提,深化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层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在总的框架下确定具体目标时要尊重地方的自主性,确定政策效果衡量标准时切忌单一化。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提到要把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创新结合起来。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需进一步提高决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化水平,在决策过程中多关注地方的需求和具体情况,多吸收地方的经验做法。在执行的过程中给地方适度的变通空间,合理地配套资源,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在合理划分治理职责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各类治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提到,要针对基层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推动职能下沉、人员力量下沉,建立与基层改革实际需要相匹配的权责体系。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基层治理所需的资金、人力、办公场所、技术支撑等各类治理资源普遍增加,基层治理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这些调整变化还不足以应对复杂、多样、琐碎的治理问题,因为许多治理问题需要更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来协调,需要跨行政边界来合作解决。因此,既要合理划分治理职责,探索治理资源的跨边界配置,又要防止一些部门以资源下沉为借口下放责任,加重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的困难。

营造鼓励政府创新探索的社会舆论。充满活力的社会急切地呼唤着创新,社会创新反过来又会促进政府创新。这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鼓励各级政府探索创新,不是简单地奖励几个优秀的领导干部,树立若干模范榜样,而是应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评价不能过度使用“一票否决”的方法。在舆论引导上,上级部门尤其不能频繁地使用批评问责,而应努力营造国家与社会、上下级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