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2)

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2)

一、对外开放取得重大历史性进展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和对外投资国,以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创造了战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和以开放促发展的典范。

开放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随着经济总量与进口和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在30%以上,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坚持多边贸易体制规则,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大力推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协商解决,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主动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二、扩大对外开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出现深刻复杂变化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乏力,各国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效力减弱、空间收窄,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尚在推进,主要经济体走势进一步分化,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全球产业布局持续调整,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形成。国际力量对比出现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持续增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相对滞后,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问题依然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向社会政治领域扩散,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思潮泛起,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在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上矛盾日益凸显,地缘冲突、恐怖主义、难民潮、贫困等问题此起彼伏,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平衡性上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任务艰巨繁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传统竞争优势趋于弱化。部分重化工业产能过剩,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面临压力加大,核电、高铁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出现重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内陆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基础夯实、对外交流合作深化,实现沿边、沿江、内陆地区协调互动开放的条件更加充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结构不优化、体制不完善、发展不可持续等矛盾和问题。面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新要求,必须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新一轮全方位主动对外开放,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