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2)

领导干部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2)

二、克服“本领恐慌”,切实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领导干部必须克服“谈网色变”的心理,彻底克服“本领恐慌”。要用好网络监督这面“活镜子”,把握新形势,掌握新方法,不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走向深入,推动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做党和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的纽带,做党和群众同舟共济促和谐的桥梁。

1.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的互联网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人民的互联网获得感,关键在于尽快缩短城乡之间的“信息化鸿沟”。“放下镰刀,拿起鼠标”,这是中国很多农村近几年来的真实写照。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的互联网建设仍旧相对落后,城乡数字鸿沟仍旧明显。比如,乡村光网数量不足,很多中西部偏远农村既没有宽带接入,也缺少3G/4G信号覆盖;面向三农的信息网站、数据平台和应用都比较少,城乡之间的“信息化鸿沟”依然明显存在;面向三农的农业数据云平台尚未建立,农村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信息应用APP的量都落后于需求等。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精准扶贫系统也需加快进度。

如何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党的领导干部要树立共享网络发展理念,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实施方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新的发展理念统领网络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畅流,增强人民的互联网获得感,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2.树立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思维定势。互联网作为一个社会信息的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社会历史实践活动迅速从现实世界的“单一状态”,发展过渡到现实虚拟交互并存的“复合状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运用网络资源来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但有的领导干部思维方式仍旧停留在传统社会治理的理念上,对互联网思维和理念缺乏认知和基本的判断。比如,互联网上出现的僵尸化政务微博、自动回复式“市场信箱”和“市长热线”等现象。

领导干部用好网络资源优势,关键是彻底改变传统单向思维定势,要在网络平台新渠道中,实现官与民的双向互动,体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结合,达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比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微博中的“学习粉丝团”“旗帜”,微信公众号中“学习小组”等这类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既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又是倾听民声、缓解舆情的重要媒介,在不断的网络交往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彰显了时代精神,密切了同群众之间的联系。

3.强化精准思维,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互联网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同时又是各方争夺话语权的“主战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高度发达时期,各种观点交织、各种思想碰撞,既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又给不轨之人可乘之机,网络也成为和平演变、社会分离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栖身之所,是潜伏在社会和谐稳定背后的一个“最大变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稳定的必要条件。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就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和舆论导向,强化网络舆论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他还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党媒姓党”,这就要求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舆论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舆论宣传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精准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在宣传舆论工作的“时”“度”“效”上精准发力。把握好舆论宣传的时机、尺度和效果,更加精准地分析不同受众的习惯,让新闻传播更加有针对性,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党的旗帜和道路,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以党和政府的工作为中心,以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大局,广泛传播凝心聚力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把好舆论引导的“方向盘”。

各级领导干部在倾听、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更应注重强化网络舆论的引导、监测、应对和管理,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决同散播谣言、恶意抹黑党和国家的行为斗争到底,从而建立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4.促进制度创新,确保网络群众路线常态化。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使民众的意愿和诉求得到普遍关注,但民众更希望切切实实地看到政府的作为。领导干部不应仅仅停留在同网民的信息交流上,也要直观地同民众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做好线下调查研究、回访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六个及时”,即“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联系网民群众的主动性,避免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带到网络上,同时为如何从第一时间推动网上与网下联动,从行动力上体现对网民意见的尊重,指明了新方向。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六个及时”要求,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突出抓常抓长,建立健全应对网络舆情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格局,将“群众路线”请到网上,确保网民的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在互联网发展中也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贯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形成网上与网下良性互动,落实制度化的工作格局,解民所需、为民谋利、赢得民心。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