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法 全胜为上

用兵之法 全胜为上

——世界大国“军事力量走出去”的历史思考

摘要:中国军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国门,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和国家利益的责任,维和、护航、撤侨等军事力量走出去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正成为常态。

军事力量作为国之重器,其使用历来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复杂性和敏感性。从历史上看,世界大国在军事力量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对一些复杂敏感问题有相应的预判和准备,但在实践中仍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的一些教训很值得研究汲取。

战略动机:应注重利益包容而不是利益独霸

从历史上看,大国军事力量走出去,往往呈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性质。有的与履行国际责任联在一起,有的则具有扩张侵略或者武力威慑性质。在军事力量走出去过程中,尽管都会竭力寻求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借口,但实际上,军事行动的背后,往往都有维护国家利益动机。正如战争可以区分为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一样,我们也需要把军事力量走出去这种军事行动,在性质上区分开来。

1991年,美国出兵海湾地区,表面上是为了制止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但其真正目的在于填补中东力量真空、取得对该地区战略能源的控制权。法国、英国之所以甘当利比亚战争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在于建立“驯服”于西方的利比亚政府并保证该地区能源通道的畅通。这些军事行动虽然号称是人道主义干预行动,但往往会造成更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甚至引发更具持续性的动荡和骚乱。

当前,随着国际环境的发展演变,人类社会呈现越来越强的“命运共同体”特征,面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面对地区性的冲突和动荡以及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切实从地区以及当事国的持久稳定和民众的福祉出发,共同寻求危机的解决之道。对负责任的大国来说,理应在维护自身利益和承担国际义务之间寻求合理平衡。

战略目标:应寻求合作而不是政治颠覆

在国际政治的丛林时代,强国以军事力量控制弱国一度是普遍现象,修昔底德笔下雅典使者的经典话语“强者可以为所欲为,而弱者只能忍气吞声”,即是这一国际政治现实的生动写照。但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各种制度规范的建立完善,以及民族国家主权与独立意识的增强,武力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已渐渐失去往日的效用。军事力量可以用来赢得局部战场胜利甚至打赢一场战争,但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主要大国进行的海外军事行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政治发展趋势。

冷战后美国的海外重大军事行动,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颠覆政府、进行国家重建作为军事行动的目标。美国单方面的武力强制可能会建立一个符合其口味的“民主”政权,但由于对美式“民主”的“水土不服”,这样的政权可能会内生出更大范围的种族、民族和宗教矛盾,带来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这也是美国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面临的困境。在这些国家,政府控制力薄弱,部族观念根深蒂固,对抗冲突不断,这些问题都是外部强制力量无法解决的。除此之外,国家重建的难题不仅在于民主建设的渐进性,还在于现代社会民族主义的盛行,尤其在外来强权和镇压面前,民族主义往往会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干涉者强力镇压,就无异于杀鸡取卵;倘若干涉者手段软弱,颠覆性的思想和行动会很快将这个国家导向更加动荡的局面。事实上,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实施的政权更迭行动中,除了国家规模更小、离美国更近的巴拿马之外,其他鲜有成功的案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