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精神之“钙”——如何坚定理想信念(2)

补足精神之“钙”——如何坚定理想信念(2)

三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党宣言》用1万多字,深刻指出了共产主义的神圣使命。这个“幽灵”,成为一切旧势力的掘墓人,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奏出了一曲曲迈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奋进凯歌。

自古以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儒学经典《礼记》中的“大同”社会,无论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莫尔的“乌托邦”,无论是傅立叶的“法郎吉”还是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都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但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和科学理论支撑,最后都成为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犹如一次壮丽日出,照亮了人类通向理想社会的康庄大道。100多年过去了,共产主义运动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蹚过激流也涉过险滩,但它不仅没有“山穷水尽”,反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在世界发展的滚滚洪流中,资本主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了许多新情况。于是,一些人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共产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要澄清认识、消除怀疑、坚定信仰,需要在理论上作出科学解答。

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总体描绘: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觉悟极大提高;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国家、阶级消亡;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些设想,涵盖了物质和精神、个人和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科学预测,寄托了人类关于美好未来的全部情愫和渴望。

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共产主义,不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是有具体路径、有现实支撑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实现的,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就是在社会现实中不断增加共产主义的因素,向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

共产主义最终能取代资本主义吗?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深刻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发生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但仍然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近年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增加国家干预、提高工人福利、重视科技创新,使它的生产力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但必须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它的固有弊端无法根除,西方国家所作的政策调适,只是局部的修修补补,无济于事,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资本主义的绝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共产主义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接续奋斗。

微言大义

◆坚若磐石的信念,硬如钢铁的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代码。

◆马克思靠谱,马克思主义管用,厉害了我的马克思主义。

◆只要努力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总能变成现实。

◆高擎理想的旗帜,才能坚定前行的脚步;燃烧信念的火炬,才能充满奋斗的激情。

四 “四个自信”的底气

2016年金秋,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西子湖畔,共商世界经济发展大计。“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发展理念、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形象、匠心独运的会议组织、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令人惊叹、引人回味,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杭州峰会的精彩呈现,展示了当代中国的生机活力,提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从最初提出到现在,已有约500年的时间。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60多年前,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人们为新中国而欢呼,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而祝福。中国人民历经艰辛曲折,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使古老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抚今追昔,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着自信。那么,自信的理由和底气从何而来?

从艰辛探索中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60多年来,经历了社会主义探索的艰辛坎坷,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路,饱含着探索的艰辛,更充满着成功的喜悦。我们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这是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优越性。

从实践效果中来。事实最有说服力。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道路”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近10%,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跨越;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世界各国更加看重中国、倚重中国。中国大地从未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民群众从未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地屹立东方。

从国际比较中来。比较是最好的“教科书”。近年来,一些国家深陷金融危机、经济复苏乏力,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人心分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彰显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正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带着胜利的豪情回望过去,要更加充满自信;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也要清醒冷静。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次新的长征,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党同志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在追求崇高理想的征程上创造更加非凡的“中国奇迹”,书写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五 依靠学习熔铸精神之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大国”“学习小组”“学习大军”“学习进行时”等一批微信公众号、网上专栏和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运用现代媒体传播手段,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方式普及理论、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关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通往信念之巅的通途。学以启智,学以增信。理论上加强学习,思想上才能坚信不疑,意志上才可坚忍不拔,行动上才会坚定不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加强学习进行了专门强调,对学习的内容、方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摆在第一位,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紧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

上好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看家本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这个任务,今天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党面前。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通过学习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心明眼亮,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走得通、走得好。

学好新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各方面知识的支撑和涵养。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各种知识更新很快、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适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要求,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哲学、历史、法律、科技、国防等各方面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能力,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

当好实干家。离开现实谈学习、谈理想信念,最终只会让学习和理想信念沦为空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要引为鉴戒。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崇高理想集聚无穷力量。

理想照亮前方,信念指引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理想信念走到今天,也必将胸怀崇高理想迎来明天。在新的伟大征程中,理想信念就像一座灯塔,指引全党同志扬起自信的风帆,劈波斩浪、一路向前,驶向胜利的彼岸。

深度阅读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

2.《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4年1月。

3.《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12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