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质是市场缺陷

“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质是市场缺陷

近日,因产量增加、气候影响等因素,河南多地出现蒜农来不及抽蒜薹以及蒜薹价格暴跌的情况,部分蒜农甚至直接将蒜薹扔掉。当地乡政府利用媒体宣传帮助蒜农抽蒜薹,并商讨采取设立大蒜协会等方式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专家认为,蒜薹价格暴跌根源在于供求失衡,建议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大数据等方式解决问题。(5月3日《北京青年报》)

农产品信息不对称,价格就会出现“此起彼伏”的波动,要么是价贱伤农,要么是价高伤民,形成交互式影响。"蒜你完"与“蒜你狠”非单轨存在,而是双向并行,这边价低伤农无奈扔掉,种好的农产品烂在地里,各种“首长营销”或者“志愿者购买”应势而起;另一方面,未能实现农超对接,或者建立稳定的供销体系,消费一端并未获得价格降低带来的好处,“蒜你狠”、“向前葱”与“猪你涨”依然常态化存在。

农产品价格坐山车式周期性循环,几乎成为自发性农业的一个标配。由于小散农业具有跟风性,在对市场前景预判不足的情况下,跟风种植带来的产量增加,会导致局部范围产品相对过剩。从全国来看,如果不是绝对过剩,若能实现资源的优化匹配,让供需之间实现充分的对接,则会形成双赢的格局,反之亦然。一个成熟的市场,供需之间互相影响也会互相调整,以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过,若是市场机制本身不成熟,或者存在巨大的缺陷,农业就会遭遇“靠天吃饭”和“盲目无序”的困境 。

供需之间如何对接,销售与流通环节的功能十分重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由资本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太大,而自身缺乏足够的博弈力,对抗风险的能力相对孱弱。中间商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采取“囤货提价”的方式,人为造成市场之间的失衡,并由此带来市场形势的错判,时间差也会形成种植误导。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尽管有的时候,某个农产品的价格已相当低廉,暴跌到了低于成本甩卖的地步,不过中间商依然没有采购和销售的热情,需求一端的成本降不下来,价格也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体系。

“蒜你完”的供需失衡本质是市场缺陷,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发式农业种植模式,缺乏基本的市场素养和应对市场的能力;二是对市场的规范不力,流通渠道的人为操控空间过大,影响了供需之间的对接;三是未能建立全国性的农业资源信息,市场服务体系滞后。立足于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市场培育、市场规范和市场服务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蒜你完"与“蒜你狠”的供需失衡症结,才会得到根本解决。 正如专家所言,通过行业协会以及大数据等方式是有效之法,也是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行业协会的建立,可以发挥专业化、综合性的作用,把小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作战”,既可以解决信息瓶颈和盲目种植的短板,又可以增加市场博弈的资本,形成强有力的对冲。大数据的使用能最大化反映需求状况和结构,种植一端若能基于数据分析,根据市场的情况而“量身种植”,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及严格控制数量,就能避免相对过剩带来的风险,实现了种植的精准化,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风险就会得到最大化控制。

然而,不管是建立行业协会,还是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大数据平台,都离不开政府的市场服务,引导农民在提升市场意识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并充分利用公共数据平台。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资本炒作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囤货投机等不正当行为给予规范,让供需之间实现充分的对接,供需之间、数据与种植之间、竞争与规范之间达到了完美结合,农业生产“冷热不均”的状况方能善治。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