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可以提高领导能力,密切干群关系
干部“三同”,可以使领导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可以大为减少,干部作风焕然一新。老百姓最讲实际,听不懂也听不惯高谈阔论。工作是干出来的,百姓的认可也是干出来的,心存百姓才能锤炼出务实肯干的作风。
第一,可以提高领导能力,可以促进领导干部深入实际,密切干群关系,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如个别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其实早在“突发”前,就已有大量症候。假如有关部门的干部通过“三同”来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
第二,“三同”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角落,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同吃同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由以前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变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与人民群众共同劳动的过程,让干部了解基层干部和百姓的疾苦和呼声,理解稼穑的艰辛,接接地气,扫除“骄娇”二气,有利于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利于对干部进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带动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从骨子里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系牢和群众的感情纽带,才能真正实现群众观念的回归。
第三,有利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这几年,在干部监督方面,我们党确实下了一番功夫,采取了许多措施,效果初现。如果采取干部“三同”的方式,让领导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和干部相互了解,这等于将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好干部会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不合格干部在群众的善意批评和帮助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四,由于“三同”,干部们了解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制订政策和方针时,就可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不是从长官的主观意志出发,制订的政策比较合乎群众愿望和要求,避免了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漠视现实的官僚主义。即便存在干部与群众间的矛盾,也将会大为缓解。
总之,倡导干部“三同”,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党风的重要举措。如果这一制度得到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大胆实施,将大大有助于改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③《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