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抉择。那么,新发展理念是如何把握住时代脉搏,并在发展领域做出时代回应的呢?分析新发展理念的时代回应,有助于我们从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出发来研判和应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来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历史进步。
一、新发展理念对信息时代的回应
近几十年,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人类开始迈入以信息、知识日益发挥主导作用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将信息(知识)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强调通过信息(知识)的创新、共享、传播来提高信息(知识)的利用率,更为准确地进而提升劳动力水平。
创新、开放、共享是信息时代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理念,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的发展理念产生于工业时代,是工业时代区别于农业时代的显著特征,而在信息时代其内涵得到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创新不仅包括技术领域的创新,而且包括思想、制度、文化、管理、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创新;不仅可以通过有形的物质和能源来进行“看得见”的物质创造,而且可以通过无形的信息和知识来进行“看不见”的精神创造。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发展理念符合信息时代的创新发展理念,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信息时代的开放丰富了工业时代开放的内涵,提高了开放的水平,主要体现在突破工业时代传统实践和交往的限制,形成了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借助数字符号来真实地展示现实实物,达到现实实践的目的。新发展理念中的开放发展理念强调用大数据来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如通过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金融服务平台、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方式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共享是信息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由信息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无论是农业时代的农耕工具还是工业时代的现代机器和能源,这些生产工具的共同点便是一经使用,便会被损耗,因此难以实现共享。信息则不同。信息共享不仅不会使原有的信息“消失”,而且会产生更多的信息,是信息再生产的过程,是信息拥有者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过程,包含着互惠的含义。信息共享的程度越大,越能避免在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上的重复浪费,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创造更好的物质文化产品。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本身就包含着人们对信息的占有、享有,因为信息本身就是发展的成果。新发展理念所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等具体措施本身是促进信息共享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