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发展理念对时代本质的回应
时代本质是由该时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当今的时代本质仍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但是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便将其迅速地运用到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不断地调整其生产关系,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释放其制度潜能,延长了资本主义灭亡的时间。与此同时,不惜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甚至运用网站和即时通讯软件等信息手段以“隐形”的方式来颠覆他国政权,不仅不利于解决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反而很可能激化矛盾,影响全球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解决当前人类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念,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中国方案。当今时代已经是社会化、全球化大生产的时代,但是全球财富的分布极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在不断地恶化,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根据国际发展与救援组织乐施会2017年的研究报告,全球的前八大富豪所拥有的资产总和相当于约36亿最贫困人口的财富总额。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经济和社会学教授普林斯指出,“全球范围的贫富鸿沟越拉越大,反映出财富分配机制轴心发生断裂的客观现实。”的确,人类创造的财富在逐年增多,而大部分人们可支配的财富却越来越少。但是,这不仅仅是财富分配的问题,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种与社会化大生产极不符合的生产关系亟须进行大变革大调整,变革的有效路径是从资产阶级所有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
共享的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将时代本质与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紧密结合的成果,推动世界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个国家、每个人,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发展愿望,与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相一致。具体而言,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共同享受发展尊严是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而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来干涉别国内政;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是要每个国家既要积极谋求自身发展,又要积极促进其他国家的发展,而不能采取以邻为壑、损人利己、转嫁危机的发展行为;共同享受安全保障是各国应坚持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的原则来共同解决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而不是单打独斗,更不是迷信武力。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并贯彻这一发展理念,将自身的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为世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中国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三、 新发展理念对时代主题的回应
时代主题和时代本质作为全球性和历史性的战略问题,分别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全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而对时代主题和时代本质的科学把握是中国共产党明确历史使命、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依据,关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基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明确“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明确时代主题的变化也就明确了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优势的竞争,特别是争夺科技和经济优势的竞争,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的竞争。
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来对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将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提高我国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来进行发展转型,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平与发展不仅意味着要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而且意味着通过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世界。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新发展理念的实现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而实现新发展理念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