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投入,如何改善教育结果不平等

教育财政投入,如何改善教育结果不平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财政投入整体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由于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日益增加对于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尤其是教育财政分配和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在2013—2014年进行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基线数据,从教育公平的视角考察和分析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及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考察和分析初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学业成就及教育结果不平等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政策体系提供实证依据。

教育财政情况影响教育公平状态

生均公用经费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的影响呈现倒“U形”结构,其正向效应在农村地区显著。我们在区分城乡地区后分析公共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时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生均公用经费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的正向影响大于对城市学生的影响。这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对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一发现与国际经验研究结论相吻合。对比城乡间的差异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明显低于中心城区学校,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

增加生均公用经费能显著降低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从而起到改善教育结果不平等的作用。随着生均公用经费的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的影响呈现减弱的趋势,向着有利于教育公平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来自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生均公用经费对改善教育结果不平等的效应是最大的,教育财政投入的“补差”效应对中等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的影响最明显。增加生均公用经费对于削弱家庭经济收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具有积极效应,从而起到改善教育结果不平等的作用。

免除书本费、提供免费午餐、为贫困生提供补助对于缩小学校间学生学业成就差距扩大均有“补差效应”。面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和贫困生补助对学生标准化测试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地降低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起到教育财政补贴应有的“补差效应”,这说明教育财政投入的倾斜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结果公平。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对学生学业成绩差距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而从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来看,参加校外补习班对城市学生学业成就差距的影响大于对农村学生的影响。为困难家庭出身的学生提供财政补助,则有利于缓解家庭在校外补习和教育支出上的过度竞争,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造成的成绩差距扩大,从而起到促进教育结果公平的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