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切忌玩虚功

精准扶贫切忌玩虚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务实是指从事某项工作时,能够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想实招,求实效。务虚则常指在某项工作开始之前,先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以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如果说务实是‘决胜千里之外’的实践,务虚就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谋划,两者可谓是并蒂之花,相辅相成,辩证地统一到全部的领导活动之中”(见于《之江新语》)。

实施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是“十三五”时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为了贯彻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确保扶贫工作实效,通过务虚加强政策学习、统一思想,完成贫困户的识别、帮扶举措的选择及扶贫项目调研等工作很有必要。

然而,一些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却呈现出务虚过度,甚至只务虚不务实的倾向。各种扶贫会议接二连三,各种督导检查声势浩大,各种舆论宣传光彩夺目……表面上看,扶贫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著。可实际上,就某村而言,驻村工作队忙来忙去,还停留于访民情、采集信息、建立贫困户档案等层面;就某地而言,尽管扶贫政策文件发了一波又一波,驻村工作组派了一批又一批,扶贫口号喊得噼啪响,可货真价实的扶贫成绩却鲜见。6月12日,人民日报就曾披露:“某县从去年11月份至今,扶贫的主要工作就是填表,各类登记表、调查表、信息采集表、帮扶卡、扶贫手册、整改台账……为打印资料,某贫困村已经用坏了3台打印机”的玩虚功、磨洋工式的假扶贫乱象。

扶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战役”,时不我待。倘若务虚过度,满足于玩虚功,不仅会贻误发展机遇,使决战全面小康的目标落空;还会影响群众获得感,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因此,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关键还在于务实。

决策要务实。对于各地方政府而言,如何扶贫脱贫,不能仅仅盯着目标,更重要的是立足实际情况,制定扶贫策略和计划。大到各省市,小到各乡镇村,其贫困的成因,贫困的程度,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都存在差异。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扶贫策略和计划自然就不相同。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原则,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思脱贫之策,谋发展之路。确保扶贫策略和计划,既整合地域内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又要符合民心民意,切实可行。切忌罔顾地方基础和发展条件,盲目照搬照抄先进地区经验,最终因水土不服导致“流产”,群众遭殃;更不可在脱贫时间上层层加码,搞不切实际的脱贫“大跃进”,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执行要务实。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扶贫开发已经历了20多年的漫长历程。中央和地方都制定过不少的好政策,也投入了巨大资金。令人遗憾的是,每每到了执行阶段,往往就走了样。新的历史时期,“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扶贫工作要提高实效,再容不得任何偏差。各级地方政府既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又要结合地方实际,做好创新文章。要紧盯扶贫项目引进、扶贫产业扶持、扶贫贷款发放等关键环节出实招,最大限度整合调动当地各种市场和资源要素,汇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动能。要建立并实施扶贫工作监督与问责机制,对扶贫工作贯彻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处罚。

成效要务实。扶贫的根本宗旨在于让贫困人口过上富足的生活,让其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还得看成效。切不可把扶贫工作当成创造政绩的工程来做,栽不得“盆景”,玩不得“花架子”。要将贫困群众收入是否提高、生活是否改善作为衡量扶贫工作成效的根本指标。扶贫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还要与贫困地区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要让贫困人口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过上经济富庶、精神充实的文明生活,让贫困地区成为宜居乐居的美好家园。对于刚刚脱贫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还应再送一程。须知,经济指标可以用数据来衡量,而扶贫的实效须经得起时间检验。

须要引起注意的是,扶贫成绩督查与考核这根指挥棒,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哪里有本末倒置、脱实向虚的督查与考核,哪里就会有玩虚功、磨洋工式的假扶贫、假政绩。只有运用真正体现群众利益、契合客观实际的考核指标,客观精准地考察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地方的扶贫成绩,让玩虚功的假扶贫者现形受罚。如此,才能指引脱贫攻坚朝着求真求实的正确方向前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622/952676.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湖北省罗田县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