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才是幸福的浓缩(2)

极简才是幸福的浓缩(2)

2

张爱玲死后,人们进入了她的住宅,却发现家徒四壁,陈设简单至极。整个房间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几本书,还有一些一次性拖鞋和罐头、方便面。

再加上张爱玲晚年的时候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于是,无数人开始惋惜,她的晚景太过凄凉。

但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的简陋并不是因为穷。1995年张爱玲逝世前,曾经立下遗嘱,将自己所有遗产,以及作品在国内的版权版税全部赠予她的姑姑,其中光是现金加起来就有30余万美元。

拥有这样的经济基础,还有什么是她不能享受的?她只是更喜欢这样的“收梢”。因为只有一切事物回归简单,人才有机会思考自己的生命,张爱玲就是在“不持有的生活”中,达到了精神上的极简与幸福。

3

那是不是我们为了那1%的生活,就应该和张爱玲一样,抛弃那99%无用的事情,家徒四壁呢?当然不,而且我们无法也无需抛弃生活的琐碎。

朋友给我讲,他在北美留学期间,对当地学生的生活方式印象极为深刻。

因为他们的生活太过丰富,各种Party、球赛、社团活动多到爆炸,但每个人都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他刚过去时,也试着和别人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结果却总是手忙脚乱。

后来他观察到身边的同学,打球的时候就疯狂打球,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学习的时候就专心学习,图书馆里坐一天,两耳不闻窗外事;谈恋爱的时候又认真陪伴爱人……

事情虽然多,但他们在自己1%的生活里,却是全身心投入。而他自己,参加篮球训练的时候,担心误了学习;学习的时候,又时时牵记着Party,顾此失彼,顾彼失此,结果生活一团乱麻。

在你喜欢的事情上投入最大限度的精力和热爱,就是对1%生活的把握。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