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做”结合,示范引领,以“四有”党员标准推动全州水务跨越发展
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州水务系统广大党员同志要紧紧围绕“大生态”“ 大旅游”“ 大扶贫”等目标要求,用“四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的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全面推进水务工作跨越发展。
(一) 围绕“大生态”,做心中有民的共产党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展大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持续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作。当前,中央、省委、州委已相继印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要求水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制度,协助州级河长,配合河湖牵头责任单位,指导开展河流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工作,年底前建立覆盖州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同时,按照省生态主题活动安排,积极抓好“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活动。广大党员同志要始终做到“心中有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主动靠前,把积极推进河长制工作作为为民造福的具体实践。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留得住青山绿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围绕“大旅游”,做心中有责的共产党员。
省州党委政府提出了加快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推动旅游大发展,打赢水利扶贫攻坚战是关键。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文章,配合好、服务好省、州两级旅发大会的胜利召开。经过梳理,涉旅的水利项目分为“攻坚”和“会战”两大类。一是攻坚类项目2个,福泉市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平塘县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文化园供水工程。目前2个工程进展加快。二是会战类项目7个,已开工项目5个,其中:三都甲照水库工程建设进度46%,平塘擦耳岩水库,龙里龙滩和大竹芒水库,惠水县濛江沿河治理工程4个项目建设进度11%。未开工项目2个,平塘五里坝水库正在开展施工招投标工作,预计6月底前开工建设;独山九十九滩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项目总体规划报告,预计8月底前开工建设。
“责任决定当担”,规计、建设、设计院、双源公司等科室(单位)的党员同志,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以肩上担子为己任,不断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要始终从全局高度,加强工程调度,督促协调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照时序完成。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用坚定的党性和绝对的责任担当推进项目建设有效落实,为助推xx“大旅游”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三)围绕“大扶贫”,做心中有党的共产党员。
决战全面脱贫、决胜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加快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水务系统全体党员同志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装着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效率,提升驾驭水利扶贫攻坚的本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水利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一是实施“小康水”城镇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30万人饮水条件(其中贫困人口11万人)。二是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发展耕地灌溉面积15万亩,提高灌溉面积率,为脱贫攻坚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三是2017年全面完成省定极贫乡镇长顺县代化镇、平塘县大塘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各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同志,要以党的决策为行动指南,以水利扶贫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服务“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为基本遵循,不断优化水利扶贫工作措施,以2个省级极贫乡(镇)和15个一类贫困乡(镇)等为主战场,实行分类扶持、靶向施策、精准滴灌,为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四)围绕“依法治水”,做心中有戒的共产党员。
依法治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全体党员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目标要求和“大生态、大扶贫、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坚持把依法治水作为保障水务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把依法治水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融合,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依法履职履责,做“心中有戒”的共产党员。一是认真学法,内化于心。加大对《水法》等涉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党纪意识,找准从政的基本价值遵循,为加快全州水务建设提供纪律保障。二是工作守法,外践于行。进一步完善水务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升水务执法、涉水事务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宣法护法,创造良好氛围。加大水法规和水情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切实增强水务依法行政和社会公众水法规意识,为全州水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