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绘就文旅产业新图景

服贸会绘就文旅产业新图景

据《北京青年报》8月26日报道,9月10日至14日,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将亮相首钢园9号馆和11号馆。围绕“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主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新质生产力、文商旅体融合和文化产品海外传播交流四大板块,通过“展+会+演+销”多维度联动,实现内容展示、市场推广与资源对接价值叠加。

“AI+”拓展文旅新场景。当下,AI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文旅产业的面貌。本届服贸会文旅专题以区块链、AIGC、AR/VR、影视后期制作等前沿技术为核心,构建起多元化“AI+”互动体验场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借助8K级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实现跨越山海的高清同步共赏,打破了传统演出的空间限制,让更多观众能够领略到经典歌剧的魅力。3A级画质VR大空间体验《梦回圆明园》,运用先进的大空间追踪技术1:1复刻历史古迹,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的游园体验,使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还有颐和园AI数字人、银河通用人形机器人GalbotG1等各类智能角色纷纷亮相,与观众现场互动,为文旅服务增添了智能化、个性化的色彩。“AI+”场景的构建,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更拓展了文旅产业的边界,为其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挖掘文化资源新价值。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聚焦北京中轴线申遗、“博物馆之城”建设等成果,借助数字技术、新媒体时尚设计等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利用。“隆福寺藻井”数字艺术展以全新视角展示藻井之美,让观众领略传统建筑的匠心智慧;“亚马逊探险狂想”MR超级混合现实体验,使观众在虚实交织中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北京大视听重点项目通过影院级裸眼3D复刻经典场景,妙应寺白塔通过异形木质雕刻技术实现场景“复制”,这些创新举措让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多元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找到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新路径。

文创产品焕发新魅力。文创产品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服贸会文旅专题展区展示了众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创产品。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展出13大类506款最新文创产品,其中20余款首次亮相,像颐和园与服贸会联名的冰箱贴、北京动物园的AI智能陪伴毛绒玩具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韩美林团队设计的“河喜”IP和泡泡玛特开发的“水运儿”IP文创,担当起大运河文化的“讲解员”,以新颖的形式传播地域文化。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特色化商品的需求,也让传统文化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文化传播新窗口,助力“国宝”飞入寻常百姓家。

 入境旅游呈现新便利。文旅服务专题还聚焦入境旅游,围绕签证、交通、支付、旅行等入境游场景,集成全链条企业参展,展示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务产品。首都机场携手驻场航司推出“北京服务 国门礼遇”,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行带来解决入境游客通信和支付问题的产品,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展示面向外籍游客的一卡通国际卡,滴滴出行提供英文版出行服务等。这些举措为境外游客来华旅游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提升了我国文旅服务的国际形象和吸引力,有助于推动入境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作者:李军 

责编:吴成玲

校对:张慕琪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