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战时还是平时,都要把一心谋打仗的干部用起来
盛夏,西南某机场上空,一架战鹰呼啸着俯冲、跃升。驾驭这架战机的正是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蒋佳冀。在这次改革浪潮中,36岁的他走上旅长岗位。
这么年轻就当旅长了,凭什么?
“凭他是空军唯一一个3次摘取空战对抗比武‘金头盔’的飞行员!”西部战区空军领导的回答掷地有声,“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我们都要把像他这样一心谋打仗的干部用起来。”
诚如斯言。回顾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史,始终遵循的是唯能是举、军功立身的用人准则,并逐步发展完善为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正因此,才有了一大批脱胎于旧军队的军官释放才能、矢志追随,才有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将领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1946年东北新开岭战役,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作战建议被采纳后,东总立即决定,由韩先楚接任前线指挥。1955年我军授衔,韩先楚授上将,当时的司令员、政委授中将,没有一个人因韩先楚年轻资历浅有异议。
寻根溯源,军队为打赢而存在,打仗和准备打仗是军人的天职。我军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强调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各级干部必须不断提高领导指挥军事斗争准备的能力。
“靠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靠部队的实战化训练”“靠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习主席亲自决策部署下,从2013年4月开始,中央军委集中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军级以上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历时9个月之久。大范围、高规格、深层次的考核,向全军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选贤任能,用打仗的标准选人用人,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打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头。
统帅亲抓实抓,为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立起新的航标。
从新一代“蓝军”旅长满广志到“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从空军“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到陆航特级飞行员赵理准……这些训练场、比武场、实战化演兵场上的佼佼者,被精心培养,委以重任,快速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