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 传承乡愁

千年运河 传承乡愁

摘要:江苏境内,运河全长690公里,沿线城市拥有全省60%的人口、66.3%的经济总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运河遗产,在江苏人的改革创新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京杭大运河吴江段。

戚振林摄

常州半山书局人头攒动。

陈 暐摄

孩子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庭院内玩耍。

新华社记者 王 迎摄

苏州博物馆山水庭园。

苏州日报社供图

千年大运河,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因其丰富多彩的超大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流淌的运河水,将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以及园林文化、江南水乡文化、水利航运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等串联起来,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

江苏境内,运河全长690公里,沿线城市拥有全省60%的人口、66.3%的经济总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运河遗产,在江苏人的改革创新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运河遗存

在划定红线下分类保护

大运河贯穿江苏南北,拥有遗产河段325公里、遗产区7个、遗产点22处。其中,扬州段是运河中独具风貌的一段。这里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瘦西湖、天宁寺、盐商宅园,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两岸。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情画意中,扬州历史上那个歌吹沸天的时代,与大运河一脉相承。

在瘦西湖的风亭眺望,近处,亭台楼阁掩映在草木青葱之间;远处,水天一色中烟波画舫轻轻驶过。目光所及,没有一处高层建筑遮挡住这座城市的天际线。

这一切,与扬州市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布局有关。2009年以来,扬州陆续颁布实施了《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等3项制度,成为运河全线首家公布实施保护规划的城市,而且规定各类遗产点、河段不得因城乡建设项目遭受新的建设性破坏。

“运河遗存的保护,一方面要通过划定红线明确保护对象和范围,另一方面要实施分类保护、分级保护,并严格落实。”扬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徐国兵介绍,近年来,市里先后叫停了仪征运河“一河两岸”、高邮市运河故道等有可能对运河遗产产生破坏的项目。

远不止扬州。3年前,在江苏淮安板闸风情街建设工地上,木桩、条石、青花瓷片等深埋地下的物件陆续被挖出。地方政府当即协调建设单位停止施工,考古队迅速进驻场地。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后认为,板闸是明永乐年间所建的“四闸”之一——移风闸,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沿线城市中一处最重要的新发现,对研究我国明清水利史、运河史具有显著价值。

对此遗址,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将土地属性调整为文物保护用地,着力打造板闸遗址公园:对闸体进行保护展示,回填保护古河道、明清房址等遗迹,对河道走向等遗存进行解读。

责任编辑:李雪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