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生态优先构建河北“绿产业”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生态优先构建河北“绿产业”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韩旭、史艳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总书记多次对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为河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道路。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刻领会、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燕赵大地绿意更浓,生态环境建设的底色日益亮丽。

8月14日至18日,“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暨第十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北行”活动在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举行。期间,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全国近40家重点媒体和商业网站的50余名记者、编辑,以及网络大V,共同探访了近年来河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

5天时间,媒体团先后奔赴崇礼、沽源、塞罕坝等地,行程近千公里,沿途深入基层,采访了各地的党政干部、一线职工、当地居民等,收集了大量河北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案例,也为沿途美不胜收的塞北风光所折服。

借力冬奥打造旅游经济

夏日的万龙滑雪场,没有银装素裹的雪盖,放眼望去是无边的林海。相关单位正在紧张的夏季施工当中,以备即将到来的雪季。周国梁摄

张家口崇礼区地处京津周边地区,是护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又是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赛区之一,区域位置具有特殊意义。媒体团了解了当地的生态发展规划和冬奥筹备情况。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崇礼区森林覆盖率约15%,林草覆盖度不足50%,自然植被状况较差,土地成为沙源地,对京津地区的环境构成巨大威胁。从七十年代起,崇礼区为保护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人居环境,相继实施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首都周边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塞北林场建设项目等国家级重点绿化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提升为54.89%,森林面积192.49万。在使崇礼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的同时,京津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也在逐年减少。

近年来,张家口为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以“每年再造一个翠云山,造林不低于10万亩”的速度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从2012年至2016年,崇礼区共完成各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54.28万亩。根据《张家口市多种树实施方案》,崇礼区计划2017-2022年完成造林面积42.47万亩,确保到2022年冬奥会举办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7%。

目前,该区聘请了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编制全域生态景观风貌规划,今年着手启动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两年来,张家口连续举办“大好河山•激情张家口”冰雪 季系列活动。活动每年持续近五个月,实行政企合作模式,政府搭台,企业、协会和各类社团组织唱戏,共享多赢,已成为集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冰雪品牌。

目前,张家口崇礼区已投入运营万龙、长城岭、云顶、多乐美地、太舞和富龙六大滑雪场,建成高、中、初级雪道133条,总长136.6公里,各类索道魔毯56条,总长31.1公里,雪场索道每小时总运力达到4万多人次,靠滑雪带动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2016-2017年雪季,崇礼区接待游客2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亿元。据介绍,崇礼区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与冰雪相关的工作,冰雪产业已成为崇礼区最大的支柱产业。2016年,崇礼区三产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58.4%,旅游业成为崇礼主导产业。

筹办冬奥会不仅推动张家口经济转型升级,更倒逼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张家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莉介绍,申冬奥成功后,张家口从“塞外山城”变成“国际张”,这不仅体现着自豪感,更凸显使命感。

目前,张家口正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创城”成为当地党政干部和群众热议最多的词汇之一,张家口以此为抓手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以展现良好国际形象。

责任编辑:李雪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