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生态优先构建河北“绿产业”(2)

【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生态优先构建河北“绿产业”(2)

湿地保护构建鸟类天堂

蓝天下的闪电河如九曲羊肠般的流入草原,在草原上挥毫书写下滦河神韵。周国梁摄

在沽源滦河神韵景区,一只雏鸟怡然地立在栏杆上不时发出悦耳的叫声,好像在表达着对沽源这块“绿色沃土”的喜爱。近年来,沽源县围绕绿色发展,将旅游产业融入发展之中,让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地更绿的同时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良性互动的绿色崛起之路。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全县林地面积185.58万亩,草场面积202万亩,湿地面积79.5万亩,水资源总量1.96亿立方米,湿地面积与湿地率均位于张家口市第二位,沽源被称为“塞外明珠”“纯净之源”。

近年来,沽源县不断加大造林绿化、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助推生态建设提档升级。完成了207国道、半虎线通道绿化工程101公里,对张沽线、宝平线等主干道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私挖乱采、乱砍乱伐等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控施工工地、矿山、配煤场所扬尘,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力促工业企业实现“零排放”。制定出台了《沽源县湿地保护管理办法》,扎实做好水源地保护、湿地管护、禁牧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时不断加强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政策宣传,大力倡导绿色生产、低碳消费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建立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和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009年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河北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河北沽源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申报成立。湿地公园管理处的设立使全县湿地管理和保护工作纳入规范有序的渠道。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已高达67.8%,在沽源县14个乡镇中,13个乡镇均有湿地分布。环境改善后,湿地丰富的食物和安全的环境每年春秋都吸引着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天鹅等170种候鸟在此停留,成为 “鸟类的乐园”。“每年春天河开、秋天河封之季,数万只迁徙的候鸟在这里聚集栖息。”沽源湿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候鸟在湿地公园补充营养,积蓄体力。

责任编辑:李雪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