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注重媒体运用的时机和分寸。在工作中,要力求做到用得“是时候”“是地方”和用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对重大事件、敏感问题,不能回避,要做到“不缺位”“不失语”。当事件发生时,领导干部要及时介入,靠前指挥,主动向新闻媒体通报情况,要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取并发布真实准确的事实信息,以便于公众及时了解情况,稳定情绪。同时,还应主动与新闻媒体开展合作,及时向其提供事件的最新进展及处理结果,要适时亮明态度,表达立场,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推诿责任,要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丰富翔实的背景信息,以满足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知情需要,让他们全面把握事件情况,发表建设性意见,行使监督权利。
第四,善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政部门工作进行批评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对于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就明确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一重要论述为党政机关支持新闻媒体做好舆论监督指明了正确方向和路径。
总之,各级党组织和党政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媒体的独特性质与功能,自觉将新闻工作纳入工作议程,主动予以关心、指导和帮助,要对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以确保新闻媒体能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定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