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党的伟大形象,党员干部必须成为“不锈钢”

铸造党的伟大形象,党员干部必须成为“不锈钢”

摘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树立“不锈钢”形象,作为给党的形象这座“雷峰塔”添砖加瓦、添彩增光的一种价值存在,人人孜孜以求、人人苦苦追求。如是,我们党的伟大形象才能牢固矗立、巍然不倒,党的伟大旗帜才会始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高高飘扬。

说起我们党的形象,人们时常引用斯大林的一句名言:“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个“特殊材料”,不是铁,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钢,而是比钢铁更坚韧的“钢中之钢”,是足以抵抗任何风雨销蚀的“不锈钢”。

那么,应如何理解“不锈钢”的含义呢?党员干部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才可以被称作是“不锈钢”呢?简而言之,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忠诚于自己的“党员干部”称号,想到自己不同于群众的特殊身份,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有”,不是口头上的表态,而是言行一致的作为;不是一时一事的昙花一现,而是一以贯之的始终坚守;不是避重就轻、唯我所用的选择,而是全心全意、实心实意的承载;不是为了某个好处、某种功利的做作,而是思想行为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这正是共产党人“不锈钢”形象的根本属性。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政治灵魂,党员干部的“不锈钢”形象,就是要在人生追求上有志向。这个志向,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党员干部“不锈钢”形象的根本要求,是支配共产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精神支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袭和影响,信奉什么“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钱就想”的错误人生信条,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放在攫取金钱上,玩物丧志,格调低下。有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抵制不住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人生追求陷入“物欲”、“庸俗”,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蜕化变质,陷于腐败泥淖。面对这种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个人要想淡泊虚名私利,做到志存高远,不为五斗米折腰,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追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正因为不容易,方显“不锈钢”式党员干部的志向;即使做到难,“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也是应该做到位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这铿锵有力的语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在心,一以贯之践行,才能真正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不锈钢”形象。

严守规矩是共产党人秉持特质的固本基因,党员干部的“不锈钢”形象,就是要在权力运行上有准绳。只要有公权力运行,就可能有产生腐败的危险。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在公权力与个人利益对撞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借职务之便获取私利的腐败问题,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党员干部的“不锈钢”形象,要求各级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在手中权力运行上必须有标尺、有准绳,这就是要守纪律、守规矩,始终保持对规矩的敬畏之心。既要坚持权力不私用,尚廉拒腐,不为个人谋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锻造“金刚不坏”之身;又要确保权力不滥用,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讲程序、守纪律、守规矩,真正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这样,秉持共产党人特质、做“不锈钢”式党员干部,才会拥有固本基因,才能切实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民公仆 。

为民谋利是共产党人血脉先进的特有标志,党员干部的“不锈钢”形象,就是要在服务人民上有担当。为人民服务、为民谋利,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保持先进性的特有标志。党员干部的一切岗位和权力既不是上级领导“赐予的”,也不是靠命运“带来的”或自我奋斗“挣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共产党人的担当,就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为人民服务,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都应认真去做、大胆去做。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漠,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而不是落实在行动上;有的搞花架子、造假政绩;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懒政尸位;有的在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缺乏勇气,怕困难、怕矛盾,或躲事避事、畏缩不前,或避重就轻、敷衍应付、无所作为,等等。这些都与共产党人的担当不相符合,也是共产党人的为官道德底线所不允许的。“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党员干部要让群众平时看得出来,就必须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敢于为人民担当,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不懈追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使群众不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得到更多的实惠,尤其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这样,我们的党员干部就会在群众眼里成为“贴心人”,就能把群众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真正“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进行伟大斗争、创造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