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完善科技评价制度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完善科技评价制度

科技评价问题是科技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早在2003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五部门就联合发文《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对完善科技评价进行了系统部署。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中科院时,强调“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基础前沿科研项目突出创新导向,公益性科研项目聚焦重大需求,市场导向类项目突出企业主体,重大项目突出国家目标导向”。但是时至今日,备受热议的科技评价焦点问题在实践中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许多人认识到我国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科技评价以论文、专利数量和科研项目数量为标准,是同行评议不到位、政府干预太多所致。但是在针对多种原因采取了种种改进措施之后,我国科技评价实践中的问题还是没有明显的改观。论文导向越来越强化,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我国的国际论文数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简单地改进科技评价的导向、流程、环节,很难消除科技发展中出现的结构失衡问题。

科技评价的历史

我们不妨从科技评价的历史中寻找一些启示。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政府没有专门的科技政策,也没有大规模的科技投入,也就不需要进行政府主导的科技评价。科技政策的出现主要是在二战之后从美国开始兴起。在此之前,科学研究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科学家自己或者其他私人捐助,科学家的评价问题主要由科学共同体进行,评价结果会影响到科学家的学术声誉,但不直接与科学家的经费或者职务等利益挂钩。科学家们为了获得学术声誉,主要看重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否真正具有突破性贡献和学术影响力,而不太关心科研经费的多少,也不太关心论文数量和刊物的影响因子。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则完全由企业或者个人投入,其评价主要靠市场进行,政府无需干预。

在1945年万尼瓦尔·布什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提交《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报告之后,美国逐步加强政府科技投入,逐步有了科技政策和政府科技评价,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随着政府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政府有责任向纳税人说明科技投入的绩效。政府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科技创新的进展,更关注科技创新的效益。因此,科技评价出现的问题,并不只是评价方法或者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可能是科技资源投入带来的问题。科技资源投入导向什么方面,科技创新活动自然会偏重什么方面。单靠末端的科技评价改革已经难以扭转科技资源的错配。

科技评价的焦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国科技评价的焦点问题是经费导向和论文导向。经费导向的根本原因在于竞争性经费过多,而保障性经费偏少。据财政部教科文司的统计,中央级科研经费中竞争性经费的比例一度达到接近80%的比例。由于保障性经费投入不足,高校和院所自然会把机构的生存压力转嫁给科学家。科学家被迫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竞争科研经费,科技活动的评价指标自然也会向外争经费倾斜。论文导向也可以从资源配置结构上找到原因。根据美国科技政策学家斯托克斯的研究,基础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兴趣导向、不考虑应用的基础研究,被称为玻尔象限;另一种是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被称为巴斯德象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