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如今这个时代里,很多人非常乐意把知识挂在嘴边,开口必是知识付费,言谈必称知识变现。
至于知识能不能变现抑或说知识应该如何变现,我不太清楚。我知道,有人比我更清楚。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曾经就“知识”的话题寻求我的大学老师的理解和看法。
在如今这个大谈“知识”的年代,或许还能出她的身上,看出一丝对于知识贯穿半生的理解与追随,老师很理智而又简练地说,
少年的时候认为书上的都是知识,是用来考试的换取前程的工具;
成年以后认为知识或者技能是用来提升身价,自我营销的手段;
现在认为知识是文化,根植于骨髓和灵魂的基因。
当时看到这段话倒不以为然,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和对这个话题的深挖与体会,才明白老师和我说的本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要经历的前半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这是寒窗苦读求取功名时对知识的理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人生得意平步青云时对知识的看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历经千辛格物求真时对知识的感悟。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知识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成长的轨迹和经历。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选择的专业是工程造价审计专业,在那个武汉还处于基建大开发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
但是与我而言就真的是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每一堂课都如闻天书。但是我并没有就此为借口去翘课去睡觉,至少我要尊重每一个给我上课的老师们。
就在后来,我还和教授我工程计量计价的大学老师保持联系,她总是无不欣慰地和我说,
看到你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事业,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老师我真的很为你感到骄傲。
其实后来想来,我想如果我和当初其他小伙伴一样早早辍学外出务工,可能很难见识到如今的局面,更不谈何以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与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我很感激自己能在知识的层面上不断地去汲取与输入,不断地去观察与体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