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保江:人民利益最大化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2)

韩保江:人民利益最大化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2)

感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要有新维度

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明显,成果显著,举世公认。但是,总有些人认为改革多流于形式,改革效果并不显著。讲这种话或有这种认识,除了一小部分别有用心者故意所为,恐怕多数是因为对这轮改革与以前改革的区别认识不清,忽视了人民利益的多样化,把握不准评价改革成效的维度和标准。

首先,本轮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全面”。与以前推出的旨在解决某个或某有限领域的改革相比,本轮改革涉及领域之广,触及层次之深前所未有。而作为某个地区、某个阶层、某个群体,即便是中央层次的某个部门,受自身利益和认识范围的局限,很难了解全面改革的进展和效果,会产生“一叶障目”的效应。因此,如果不是直接涉及这个地区、阶层、群体的改革,他们就很难正确给出其他地区、阶层、群体的改革感受,进而对涉及全局的全面改革效果给出合理准确的评价。如果恰好此轮改革涉及这个地区、阶层、群体较少或者涉及既得利益较多,对全面改革效果做出“不明显”的评价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千方百计让公众充分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及改革成果信息,最大限度地避免公众在看待改革成果上的局限性。

其次,本轮改革的另一特点是“深化”。与以前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相比,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改革的重点转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短缺经济时期,老百姓追求的是物质产品或物质利益的量,尽管有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起作用,但人们对物质产品或物质利益的量的感知还是非常敏感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在量的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要求质的提升,包括追求物质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政治需求、环境需求,等等。所以,本轮改革的“补短板”,除了要在物质产品“量的增加”上继续努力外,绝大部分是着力于“质的提高”。而人们对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感知是不太敏感并各不相同的,比如生病的人对医疗改革和药品降价带来的好处会感知明显,健康人群可能就不敏感。因此,正确认识本轮改革的成效,需要增加“质量维度”和“服务维度”,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细微之处去认识改革效果。

再次,本轮改革的再一个特点是触及“存量”。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增量改革,人人受益,人们对改革效果的认同感高。存量改革,一部分人获得收益,一部分人利益受损,有人因此质疑改革的成效,这是不对的。要看到,改革当中进行利益调整的目的,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也是绝大多数老百姓支持改革、为改革喝彩的原因。比如,从干部转变作风和惩治贪腐官员来看,本轮改革的成效前所未有,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老百姓拍手称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成效显著。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发展和保护社会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为实现和满足人民利益多样化、最大化夯实物质基础。同时要注意分好“蛋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还将继续从满足人民利益多样化、最大化的要求出发,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担当精神与十足干劲,攻坚克难,不断筑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基础。

(作者:韩保江,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