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救命钱”上把“阳光锁”

给“救命钱”上把“阳光锁”

——坚持公开透明,扶贫资金应规范使用

“巡察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已经写入新修改的巡视工作条例。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在基层都要体现在具体工作上。巡察要聚焦再聚焦,突出扶贫攻坚这个重点,发现和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日前在湖南省调研并主持召开巡察工作座谈会上如是说。

2017年6月,审计署向全国人大所做的审计报告中,有专门一章名为“扶贫资金审计情况”,据数据显示,在抽查的158个县中,有96个县发生骗取套取、违规使用等问题297个、涉及扶贫资金3.81亿元,这其中无中生有、虚报套取的有之,以权谋私、坐地生财的有之,张冠李戴、优亲厚友的有之,雁过拔毛、顺手牵羊的有之,欺上瞒下、挪作他用也有之……所有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虽是蝇肉般的头衔、芝麻大的官,但个个变成了“巨鲸”,贪心不足蛇吞象,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坚持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我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

在扶贫成为重要政治任务的今天,扶贫压力会传导,资金也会传导,这期间监管稍不留神、纪律一旦松动,有的基层干部很有可能就把这本“经”给念歪了,“逐臭之蝇”就闻风而至,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就成了人见人爱的“唐僧肉”,扶贫政策尤其扶贫资金屡屡丢在了“最后一公里”。

反思扶贫领域的腐败乱象,症结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扶贫政策被基层党员干部给层层截留了,贫困群众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没有完全传导到县乡,责任没有压到基层,个别党组织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弱化,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对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置若罔闻,心存侥幸,对纪律规定毫无敬畏;另外,基层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职责缺失,履职不力,最终造成身边的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到位,让别有用心的人有可乘之机。

给“救命钱”上把“阳光锁”。正反案例告诉我们,要让扶贫项目规范运行、资金规范使用,就必须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从制度上使之常态化、刚性化。首先在贫困识别的过程中就要实行强制性公开。贫困户的确定过程必须实现全程留痕、信息公开,不做到信息公开,程序上就算不规范,贫困户就不能确认,扶贫款就不能发放。另外,要揪出和惩治一批蛀虫。要建立专门的举报平台,让老百姓提供扶贫领域的腐败线索,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规依纪,集中精力,快查快结,绝不听之任之,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最后,要找到制度的漏洞并且予以阻塞。常言道,“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制”,各地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层层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协作机制,着力压实地方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坚决从制度上查漏补缺,不断扎牢制度的“笼子”,为基层的权力穿上有效的“紧身衣”。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926/967100.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县人大常委会)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连元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