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玥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潘玥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谋划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

一个梦想两个百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表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一个梦想,两个百年。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毕玉德认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清晰地概括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任务、战略步骤和实践方向,呈现出步步推进、行稳致远的历史发展脉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按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脚踏实地、实干兴邦,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凝聚民众、振奋人心、积聚力量,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唐魁玉表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有助于认清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激励全体人民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昂扬斗志,让人们认识到这既是一个充满荆棘的过程,同时又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场坚定、话语鲜明地向世界宣告:我们将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党圣元表示。

2014年3月,在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之际,习近平主席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署名文章,“当前,中国正在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欧盟也在加紧推进‘欧洲2020’战略。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中国人民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也是欧洲人民共同愿望。我们愿意同欧洲各国一道,深化互利共赢合作,共享机遇,共创繁荣。”

在历次出访中,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目标和梦想,让世界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国也因此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社会寄寓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抓住这个奋斗目标,不断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红驹表示,2017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更加明显。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下半年要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条件,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不懈奋斗。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即将在北京召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看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不仅能够保证“十三五”规划落到实处,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将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贡献哲学社会科学智慧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困难犹存。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汪红驹认为,从中长期看,需要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即“三个没有变”;准确把握初级阶段变化的新特点;坚定不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7·26”重要讲话激励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唐魁玉表示,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庄严承诺背后的意义,即我们党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成熟的、代表人民利益的伟大执政党,应该也必须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根本行动目的。作为社会学研究者,应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全力以赴做好相关社会宣传、社会动员、社会总结、社会反思和实践推进或引导工作,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

毕玉德表示,“两个一百年”是全方位的系统建设目标,既有硬实力的跃升,也有软实力的积累,更是综合实力的汇聚。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承担者、综合实力的贡献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是要永怀赤子之心,坚守文化自信。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内化为研究热情和研究动力,推出塑造灵魂、引领思维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二是要挺立学术前沿,坚持融合创新。当下,社会科学研究呈现从各学科界限分明到各学科间综合与融汇的发展趋势,从与自然科学的硬性区分走向二者的内在渗透与互动,融合交叉成为创新突破的最大契机。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有前沿的“精”、“深”,还要有事业胸怀的“广”、“博”。三是要面向现实实践,引领创新驱动。“资政育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现实课题。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走出去”既是其中的建设内涵,更是其助推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宣传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