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8)

“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8)

苏联解体教训与坚持十月革命基本原则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吴恩远

新型布尔什维克党为十月革命的发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保证了全党政治纪律严明和统一,强化了多民族国家思想认识的一致。苏共是苏联军民抗击法西斯的领导力量和组织核心。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为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雄厚物质基础。但战后苏共的指导方针逐步弱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共领导提出“公开性”“民主化”方针,特别是修改苏联宪法、取消共产党领导,导致国家政治机构失控,经济崩溃,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上升,最后造成国家的分裂和解体。苏联解体的教训说明: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应当随着具体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改行新经济政策以解决俄国面临的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上,列宁不断告诫全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此后苏共领导提出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方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广大党员的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粉墨登场,苏共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各级组织最终全面崩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从苏联解体中得出的深刻历史启示。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电气化”到工业化的方针使俄国工业总产量很快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取得很大发展。但长期以来苏联社会发展体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单一等严重弊端。改革僵化的体制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苏共党内当权人物却以政改之名全盘否定苏联体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悲剧。道路问题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