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五年。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独立、解放、统一之夙愿,也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正在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我们党根据已经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解决发展起来后怎样走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在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在教育、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还有更高的期盼,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
要在联系发展中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我们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又不能把初级阶段当做一成不变的过程,使我们的工作适应不了新情况新变化。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征程,需要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继往开来、戮力前行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也是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必将迎来发展的新的春天。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