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许多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军之所以能推动办成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走上了法治的“快车道”。
不久前,某部迎接上级检查,机关要求连队所有装备全部亮相。连队干部回复:“恐怕不行,有几台装甲车已累计使用一定时数,按条令规定应该小修。”连队意见得到采纳,官兵们说,这是法治军队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厉行法治,要求人人思考问题自觉与法规制度接轨,无论实施决策、检查指导还是处理问题,都以法规制度为准绳。人治思维则主要依靠权力、习惯、经验、关系等来指导工作、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按照人治的办法,就难免出现标准不一的问题,这在实践中是靠不住的。毫无疑问,法治是最稳定、最可靠的治理方式。
曾几何时,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在一些单位比较突出。有的领导“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的机关部门下发通知、安排工作比较随意,不按制度规定和计划安排办事;有的部队抛开条令条例,搞土政策、土规定。诸如此类,导致有的官兵遇事不信法、不找法,而是找关系、找门路,等等。浚思想之源、究认识之根,法治不彰的原因就在于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先天不足、根基不牢。这不仅会扰乱部队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战备秩序,而且会造成各种资源浪费、治理成本增加。
“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就越要法治化。”信息化建设的明显加快,更加需要法治的规范保障;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需要法治的建立完善;使命任务的日益拓展,更加需要法治的全面护航;官兵法治诉求的逐渐增多,更加需要依靠法律法规办事。只有坚定自觉地推进依法治军,密织法律之网,强化从严之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才能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重要引领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明确提出要强化全军官兵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在治军方式上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全军狠抓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落实,健全完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加大军事法规制度执行力度,强化军队法治工作机构职能作用,大力培塑军事法治文化,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日益深入人心,治军理念、治军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依法治官、依法治权取得显著成效。“法令既行,无往不胜。”5年来,许多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我军之所以能推动办成一系列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走上了法治的“快车道”。
法治建设步入“快车道”,给军队带来的变化是立体的、深刻的。随着一批全新法规的颁布实施,联合训练、信息化建设、军民融合等领域缺依据、缺规范的情况有了好转;各级加强工作统筹、出台刚性措施,“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电话”“这法那法,不如领导想法”等现象成为了过去时;主动还权、还兵、还时于基层,官兵休假告别“人在囧途”,手机使用不再“东躲西藏”,休息时间不再“一减再减”……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惟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不可动摇的拱心石。”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呼唤人民军队法治化水平实现新的跃升。只要全军官兵自觉崇尚法治、建设法治、厉行法治,各项建设就能实现从粗放到精准、从繁琐到简约、从经验到科学、从不计成本到集约高效的转变,人民军队就能向着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这个光辉彼岸加速前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