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条基本方略,这十四条方略,不仅仅是认识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这十四条方略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实践总结。
坚持理论武装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顾我们党96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理论武装、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挫折。
三、坚持全面思维与问题导向,布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马克思主义指出,联系是普遍的,矛盾也是普遍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因此,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有全局观,运用全面思维,站在战略的高度,把握发展大势。同时,在纷繁复杂的普遍联系之中,要理清发展的思路,必须抓住发展变化中的关键点。在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与重点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制定的行动纲领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前瞻性的。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全局,我们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重点要看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全局之中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论述了强国梦的九方面建设内容,重点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夯实关键性的“四梁八柱”;社会主义事业犹如一盘棋,需要通盘考虑,重点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棋局;党的历史使命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所有方面,重点要放在落实“四个伟大”上。
十九大的战略布局是全面的,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视域,制定党的纲领;这些纲领也体现了问题导向性的思路,抓住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四、坚持系统思维与党的领导保证作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工作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思维的系统性与客体的系统性是一致的。系统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以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角度观察、思考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环节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同时,任何系统都是建立在一个关键性的子系统的基础上,保证着系统整体的有效运转。党的领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系统安全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
十九大报告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系统。报告的逻辑思路是:过去五年,伟大的成就奠定了伟大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新时代,党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为此党从指导思想、战略布局、具体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昭示时代的行动纲领。历史和逻辑是统一的,十九大报告的逻辑思路展示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系统结构,而保证这个系统结构有效运转的就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系统结构的始终。党的领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过去走向未来,党的领导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党的领导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和具体工作得以展开,而党的政治建设更是党的领导保证作用的重中之重。
十九大报告以系统的思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党的领导则是这个系统安全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十九大报告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十九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生动教材,其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和新境界。
(作者:王仰飞,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